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二五节 曾经相似一幕 (第2/2页)
咸平县现任县令郑公明。 “郑兄!”非官时,刘安依旧称郑公明为郑兄。 郑公明回了一礼:“刘兄。” 两人在路旁由禁军士兵临时搭建的折叠棚子内坐下,王曾陪在身旁。来自咸平县的周良与吴铁两人站在棚子外。 跟着刘安身边的禁军只有三百人,其余的四千七百人会在明天才出发。 刘安不是去打仗的,带兵只是为了预备万一。 郑公明坐下之后说道:“刘兄,咸平县现在房价已经接近汴梁城,有先例,上县并下县。我们可以申请扩县,将下县的村镇并入咸平,若再扩大,便可提请升州。” 刘安看了王曾一眼。 王曾摇了摇头。 郑公明问:“王兄有何见解?” 王曾说道:“咸平县以官家年号为县,并非是为了让谁升官发财的地方,这里便是天下表率。你大可直接到汴梁递交上述,让周边各县前往咸平县学习,提升各县自身实力,扩县并非上策。” “刘兄也这么想吗?” “是,这里就是一个给天下的表率,所以没必要扩大,你若想升官,我保你六品县令。” 刘安这话不是虚的。 大宋的县令最高是正七品,最低是正八品。 六品已经是州官了,下州的州官就是正六品。 郑公明起身施了一礼,出来当官图什么,说不想升官是假话,没有人会为了梦想而不顾生活,郑公明现在已经成家,他也有家室要养活的。 刘安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郑公明又说道:“我出重赏,重赏之下方圆五百里的种田好手齐聚咸平,但上田种麦最高一亩只有五百七十三斤。我加赏百贯,只要以百亩为计量平均到每亩六百零一斤,就赏。希望明年可以有所突破。” 刘安回答:“切记,相应农经要整理成册。” “这是自然,此事断不会出差错。” 六百斤,眼下是一道坎,除了极特殊的厚田有意外能超过六百斤之外,正常的田地之中还没有一例超过六百斤的。 郑公明一一汇报了咸平县的情况,虽然他有书信给刘安,但许久没见,还是当面又作了一次汇报。 郑公明汇报之后起身:“周良说有要事汇报,我先暂离。” “好。” 换个人或许会客气一下,但刘安没有。 郑公明没有感觉到意外,因为周良是直接对刘安负责的,作的事情连他这个咸平县令都不知道。 郑公明离开之后,刘安向铁头点了点头。 铁头立即给禁军下令,禁军外放一里架弩,刀出鞘守卫四周。 一直到铁头安排好禁军的防卫圈后回来,周良这才上前。 “主君,我已经初窥门径。” “恩。” 旁边一驾马车的车厢板是铁头去打开的,上面拉着的是一个铁疙瘩。 王曾根本看不懂这是什么,铁头更不懂。 加水、加煤。 足足一刻钟后,一块圆铁盘转了起来,开始时转的很缓慢,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后,刘安目测的转速大约能达到一分钟三十五转左右。 刘安盯着机器,沉声问道:“力度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