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二节 坑里有坑 (第2/2页)
多一些辛劳可以照顾一百六十亩。” 听到这里王旦说道:“当下,一户仅耕种二十七亩,这是去年汴梁一带的数据。” “对,所以二十七亩变成五十亩,我大宋会有无数的农户无地可种。” 大宋的一百亩,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八十九亩半左右。 王旦上前:“官家,依户部去年的记录,汴梁一带依农户折算,平均一户有四十七亩。其中上田约占四成,下田也差不多是四成。除汴梁周边,只有江南两路、荆襄两路超过三十亩之外,河北、河东、秦凤等不足二十亩,而广南两路不足十亩。” 皇帝还算是一懂点民生的皇帝。 听完王旦的话,皇帝说道:“若以中田来算,一亩取粟不过一斛,麦能多一些。一户百姓一年口粮记得李公讲过须二十斛。” “官家,还有税呢。还需用粮食来换布、盐等家用。” “是,所以富户须百亩才可衣食无忧。百亩……”皇帝摇了摇头,他登基以来在李沆的帮助下,将大宋的耕地总数足足提高了一亿多亩,但是按这种算法,依然不够。 因为大宋眼下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亿了。 大宋此时的人平均耕田面积不足五亩。 皇帝在摇头之后突然笑了:“寇公,王公,你们也是一把年纪了,却让一个小娃娃给难住了,这事也确实有点难,朕也给难住了。” 确实难,而且非常难的一件事。 这是一项要从根本上去解决的大难题,首先是第一点就很难,那就是大宋从那里搞来这么多的牛。 然后就是,大宋要往北部移民,那么这些移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大地主家就没有佃户了,这是动了许多人的利益,也包括寇准、王旦的。 他们家里的田也是靠佃户去种的。 寇准、王旦还算好,收六成。大宋最高的佃租达到八成。也就是田地的产出八成要交给地主。 寇准与王旦相互看了看对方,都是苦笑。 皇帝站了起来:“你们,不行。” 两位大人物都有些尴尬,皇帝摆了摆手:“退下吧,此事朕再想想。” “是!” 两人施礼退离。 皇帝看着两人离开,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商、农、士、工。唐以农立国,我大宋以商兴国,这商与农。唉!”皇帝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多好的一个金铜矿,朕舍不得放弃,可你们,唉!”皇帝又叹了第二口气。 皇帝口中的你们,自然是指朝堂上这些人了。 皇帝已经有感觉,这些人会象当初对待灵州那样看待这个金铜矿的。皇帝突然有一种感觉,好处在皇家,辛苦在官员的事情,似乎都难办。反之则……算了,皇帝不想骂人,更不想爆粗口。 次日,天刚亮。 刘安就被吵醒,因为耶律隆庆发火了。 刘安来到耶律隆庆的帐篷,耶律隆庆指着刘安的鼻子就骂上了:“刘安,你果真是一个不择手段之人,叫本王与你谈判,真正的用意是拖延谈判开始的时间,昨夜,新州竟然被你打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