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胡同人家 第185节 (第2/2页)
这下不仅孩子多了,闹腾的大人也一起来了。 尤其是李桂花和王明英! 人心不坏,就是事儿多,嘴巴从早到晚说个不停。 这俩人谁也看不上谁,但对方谁要有事儿,偏还要去给撑腰,生怕对方吃亏似的。 没事儿她俩还喜欢跑来钟家,不爱交际的婆婆都能被这两人忽悠出去遛弯儿。 你说说这... 还有李桂花她男人,整天带着她家老钟走街串巷,愣是给只会做饭的钟师傅培养出买邮票这个爱好。 “那个时候觉得烦,现在想来也是好事儿。” 那几年,除了尚且不知事的孩子,钟家的每个人都在咀嚼苦难,人生像是找不到出路,死气沉沉。 反倒是大院里的人搬进来以后,那些苦不知不觉间消散了不少。 这大约就是人吧,身陷囹圄也会向前看的人。 【那是一九六零年,她二十九岁】 再一次见到小姑子是在婆婆走的那一年。 彼时小姑子已经嫁了人,是个带着孩子的鳏夫,后来自己又生了个闺女。 也不知是心虚还是怎么的,小姑子没敢带闺女回来,甚至她嫁的那个男人也没见踪影。 这期间,她一直把小敏和姝姝拘在自己身边,就怕小姑子有心说点儿什么,再害了孩子。 好在那人还要脸,没有什么多余的举动,只临走的时候对自己道了谢。 她没应,甭管是歉还谢,她都不需要。 小敏已经抱在了自己膝下,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她做不到完全一视同仁,但至少比这个亲妈要好一千倍一万倍。 “儿女都是债,还都还不完啊...” 小姑子是公婆的债,她生养的这些孩子又何尝不是。 大儿子早早进了厂,婚事是他师傅介绍的,当时瞧着中规中矩谈不上好坏,后来倒是把自己气得要死。 大闺女那会儿匆忙了些,但好在于家知根知底,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哪怕没工作,也有她这个妈给兜底。 下面的姐俩就难过得多了。 “你妈和你二姨年龄都不够结婚,你姥爷那时候在饭店炒菜,这工作接不了班,姐俩就只能选一个顶我的班。” 这事儿没得商量,只能是亲生的小闺女来顶班,谁说都不好使。 但终归是自己养大的孩子,家里也是想尽了办法看能不能把人留下,可是环境使然,只能让小敏下乡。 家里能做的,也就是托人给选个好地方,钱票备足,日子也能好过一点。 “那段时间,我成宿成宿睡不着觉,就怕你二姨怪我。” “可我也只能让她怪我。” 心疼是一回事儿,但没有哪个当妈的会在儿女的人生大事儿上犯糊涂。 送小敏走的那一天,她跟着火车走了老远,控制不住直掉眼泪,觉得心空了好大一块。 【那是一九七二年,她四十一岁】 七三年初那会儿抽了个空,她和小闺女一起去了趟东北。 亲眼确定了小敏过得还算可以,提着的心放下了大半。 回来没多久,小闺女和贺家小子就定下了日子。 “你爸妈是七三年领的证,那会儿你妈才刚满十八。” 其实这事儿本来不急,但贺家那小子三天两头上门,再加上小闺女眼睛都直接长在人家身上了,她这个当妈的都没眼看。 嫁就嫁吧,成天在她眼前晃悠也烦。 可真到了那一天,她还是舍不得,晚上回了屋,和老钟追忆往昔的时候掉了不少泪。 第二天没人跟在自己屁股后面问早上吃啥的时候,更是心酸。 同院住的大闺女想得开,笑着说:小妹过了这两天准保见天回来找妈,到时候就又该嫌烦了。 可不是就是这样,人就住在隔壁胡同,腿着儿就能回来,还是带个人的那种。 “怪不得我姑说我爸是上门女婿呢。”贺书然想起贺姗说这话的样子,乐得不行。 “还不是你爷爷和你爸那俩兄弟不做人。” 一个蔫坏算计,一个还敢上门打人,她现在想起这事儿都恨不得把贺大壮刨出来骂两句。 活该死得早! 不过说起来,贺实这孩子倒是难得成了好笋,知道护着她的姝姝,没让她受委屈。 她也没什么大追求,就盼着孩子过得好。 但是孩子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 大儿子分房搬了出去,时不时回来气人,真还不如大孙子看着顺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