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5节 (第3/3页)
济北农场的地薄,大家辛辛苦苦,一季麦子也就是200斤出头的产量。这回好了,刷刷的就要往300斤跑呢。 得亏他一开始想着是拿几亩地试验一回,结果睡到半夜他自己爬起来,索性将所有的麦田里头都灌上了跟淡水混合过的地下咸水。 管他呢,长在这样贫瘠的盐碱地上,最后是什么结果,得靠命。 也是他运气好,这些麦子不仅没有枯黄死掉,居然还在往上呼呼的长。后来灌浆的时候应当再给他们补充水的,但水渠里实在没水了,他们只好放弃。 就这样,小麦居然还在腾腾地长。 田蓝笑着解释:“拔节的时候水灌得多,墒情好,灌浆的时候实在没淡水也可以不浇灌。至于为什么长得好呢?我琢磨着吧,是因为这个咸水里头它有微量元素,不然它不至于又苦又咸的。这些微量元素也许帮助了麦子生长。另外一个就是用咸水嘛,多的是,用的大方,地就浇透了,满足了麦子生长的需要。” 旁边的技术员却摇头,一本正经道:“我认为还是5406菌肥的作用,这个对于庄稼的生长很有帮助。” 田蓝跟着点头:“这肯定也能起帮助作用。” 技术员没想到对方居然如此痛快的接受了自己的观点,高兴地直点头:“5406菌是大宝贝呢,一定要大力推广。” 他的表情太有趣了,说话的时候眉毛还一上一下的跳。 知青们被逗得不行,集体哈哈大笑起来。 田蓝心念微动,主动跟古团长约稿:“团长,你们今年可是用的新技术,你们得写成稿子投给我们《社会主义新青年》。” 戴金霞立刻点头:“对对对,这事可不能耽误。有咸水没淡水的地方太多了,这种好办法如果能推广出去,咱们国家一年起码能多打几万斤粮食。” 这回笑得不行的人成了古团长,他一迭声地叫唤:“哎哟,还几万斤?你知不知道就我们一个农场有多少田啊?几亿斤几十亿斤都是有的!” 哇!大姑娘小伙子们集体目瞪口呆。这么多粮食啊,都是小麦,磨出来的面粉那是细粮,能做香喷喷的大馒头的。 天啦!要是真这样的话,岂不是全国每个人每个月都能多吃几个馒头的了? 那可真是太棒了。 众人忙不迭地催促:“团长,你一定要写,快点写。秋天就要种小麦了。” 古团长哭笑不得:“拔节得明年春天呢,这会儿急个啥?” 田蓝却一本正经:“其他时候也能用的,比方说播种前造墒,有淡水就用淡水,没淡水也可以用微咸水,低于2.5g/l的微咸水也行。同样的,底墒不充足的情况下,冬灌也能用这样的微咸水。” 知青们立刻嚷嚷:“看看看,都能用上,不能今年推明年。团长,你现在就得写。” 哪知古团长却直接一推三二五,指着田蓝道:“她比我清楚多了,让她写。” 说着他居然脚板心抹油,溜之大吉了。 众人气得嗷嗷直叫,哪里能这样,他还是战斗英雄呢,居然关键时刻逃跑。 好在跟着他的技术员还回头搭理了句知青们:“解释可以,但我只能提供数据,具体关于这个咸水的利用的原理我不了解,我就不写了。” 田蓝笑着点头:“那就麻烦老师您了,后面我来补。” 听了小麦丰收的好消息,知青们这个心情雀跃,大夏天的急行军居然也没人叫苦叫累,反而一张张脸比大太阳底下的向日葵还灿烂。 一直到烈日照到头顶心,明晃晃地让人怀疑自己脑袋上都能煎熟个鸡蛋时,高连长才招呼大家停下,就在树荫底下吃午饭。 树是沙枣树,麦收时节已经开始打淡黄色的花包包,叫人见了就想到沙枣的甜蜜滋味。 绿荫底下乘凉,即便吃的就是冷硬的干粮,就着水往肚里头吞,感觉也是美妙的。 徐文秀突然间冒出一句:“总有一天我们还有其他人都能够在我们自己种的树下乘凉。” 大家哄笑起来,那可真不错哦。 高连长也点头:“要是到时候你们回家了,我写信告诉你们。” 大家尖叫着拒绝,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表忠心。不回去,他们不回去,回哪儿去?宁甘农场就是他们的家。 高连长不予置评,只冒了句:“要是困了的话就眯一会儿,到点我喊你们。” 昨天晚上,大家忙着收拾东西准备返程,睡得很晚。今天早上,又是一大清早就出发,的确困得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