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页 (第2/2页)
续道,“若不然又怎能窥见世子的风采。” 陆湛闻言倒是乐了,瞥了眼坐在轮椅上的柳晗,乐呵呵地道:“难得难得,你柳清生如今却也学会了揶揄人了。” 柳晗亦是轻笑应他,“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世子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知道了?” “好好好!”陆湛拊掌颔首,掀袍在她身旁落座,一手撑着脸颊,掀唇道,“你如今这性子倒更合我脾气了,挺好挺好。” “你……”柳晗别开脸,平复了心气,半晌才闷声闷气地道,“世子是不是都知道了?” 陆湛眼底的笑意更深,挑了挑眉,“哦,我知道了什么?” “不就是我根本不……”柳晗刚开口,长青就突然推门进来。 但见他抱拳行了一礼,肃声道:“大人,孙尤求见。” “孙尤?”柳晗蹙眉。 长青“嗯”了声,解释道:“就是杏来诗社的孙尤孙社长。” 柳晗思索半晌方恍然反应过来,“原来是他。” 泗水县有一群文人时常集聚在一块儿谈诗论道,几年前经人组织,结成了诗社,取名“杏来”,而孙尤是月前才刚刚即任的新社长。因着几日前,孙尤往衙门置办文书,故而柳晗对他还约莫有点儿印象。 柳晗看了眼陆湛,心知此时并非说那些话的好时机,于是便对长青道:“让他进来罢。”紧跟着又侧首看向陆湛,对他说道,“世子不如再去灯会逛逛?” 陆湛却摇了摇头,伸手执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悠悠地品了口,才道:“不急,我等你。” 柳晗从不试图说服陆湛更改注意,故而见他如此说,便索性转回了头不去搭理他,左右又没有什么公案是他堂堂穆王世子听不得的。 很快孙尤就从外头进来了。 他约莫刚四十岁出头,生得一副儒雅的模样,举止谈吐间确有几分见识。见着柳晗,孙尤规规矩矩行了礼,之后倒也开门见山,只说道:“小的冒昧来打扰大人,是想请大人能够赏光为赛诗会出几道题面。” 柳晗道:“本官学识浅薄,怎敢班门弄斧。” “大人说笑了。”举天之下又有谁没有听过乾元元年玉面状元“柳昀”的才名?从前孙尤一众读书人偏居泗水,总以不能一睹奇才“柳昀”的风采而遗憾,后来闻说柳昀被贬至泗水,他们扼腕唏嘘之余,却也在心底生出些不厚道的雀跃来。 如今,他们见识过“柳昀”办案决断时的杀伐果决与清明,可总还想着能在学问上跟他较一较高低。所以,不久前见到“柳昀”进了酒楼来,杏来诗社的几个人便凑在一处合计了下,欲趁着这回中秋灯市的赛诗会来试探一番。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