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零海岛恋爱日常 第10节 (第2/2页)
在漫不经心、稀疏平常的语调里,还透着股认真,像是一种保证似的。 这一句戳到她的心上,开启舒安压在心底的无数回忆。 小时候,mama问她:“长大要做什么?” 舒安说:“我想当个永远有人哄、有人疼的小朋友。” 后来,父母相继离世,她哭得眼睛红肿,睁都睁不开。 舅舅边替她擦眼泪,边给她鼓劲,“你长大了,不是小朋友了,以后不可以哭鼻子了。” 闽镇三面皆沿海。 可舒安长那么大,只看过一次海。 是母亲去世那年,舅舅带着他们两兄妹去坐渡轮,围着小岛转了一圈回来。 舅舅把jiejie的手镯分了三段,作成三个吊坠,分给两个孩子,还有一份随着jiejie下葬。 舒安舅舅家条件不差,但对于突然多出来的两个孩子,舅母的意见很大,舒平年纪稍大,能自立还好一些,舒安和舅舅家的两个孩子差不多大,吃、喝、上学都需要费用。 母亲去世后,舒平下乡,舒安住在舅舅家,天天听舅母和舅舅经常因为孩子的去留问题争吵。那半年,她变得沉默异常,在学校的成绩也一落千丈。 舅舅无奈之下,决定将兄妹俩送回爷爷奶奶那去。 他蹲在兄妹俩面前,忍着痛和他们解释,“舅舅能力有限,没办法继续带你们了。明天起,你们要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要听话,知道吗?” 舒安低头,摸了摸胸前那个椭圆形的玉坠。 “不知道哥哥在香港怎么样了?” 陈竹青将包里的相机拿出来,压到她掌心,“舒平哥都能买得起相机了,大概是赚的很好吧。”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提钱的事呢? 能不能赚到更多钱,很重要吗? 动-乱的十年,像一个放大镜,将兄妹俩的性格里不好的那面无限放大。 舒平从小争强好胜,那十年,他被出身和流言蜚语压得很紧,又担负着长子的责任,不可以任性妄为。开放后,他觉得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候,再没有成分论,他的时代终于来了。 而舒安偏内向,乖巧听话。看过爸爸因一句话被下放后,她谨言慎行,喜欢四平八稳,甚至于是平庸的日子,不想生活再起变化,再有波澜。 舒安靠着勤工俭学,已经能负担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还攒下一点钱。 明年去医院实习,她就有工资了,生活趋于她想象里的安稳。 她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哥哥不要出事,能陪在她身边。 握着冰冷的相机,舒安心像被掏空了似的,呆呆地坐在那,一直到电影散场才缓过神来。 看过电影。 几人约着去附近的公园玩。 林素招呼几人站在树下,说是要给他们拍照。 这是林素第一次摸相机,难免有些激动。 她摆弄了一会,举起相机对准他们,发现小小的镜框里没法同时装下那么多人。 林素摆手指挥,“往后退一些。装不下啊!” 几人退了三步,脚后跟已压到桥边,无路可退。 林素边倒数,边往后退。 就在她要按下快门的前一刻,后脚踩空,整个人往后一仰倒,直挺挺地摔进湖里。 舒安大叫一声,吓得脸都白了,慌里慌张地跑过去。 她看见,林素以一个极其怪异的姿势站在湖里。 公园的人工湖不深,大概一米左右。 林素在摔倒的瞬间,右手抓了一下草坪,左手则高高举起,将相机托起。 舒安伸手去拉她。 林素却将相机递过来,“快拿好。” 舒安把相机往地上一扔,“相机哪有人重要。快点把手伸过来!” 几个男生也围过来,合力将她拉上岸。 陈竹青怕晚归会冷,带了件外套。 没想到是在这种时候派上了用场。 林素披着他的衣服,连连道谢。 联谊在林素的落水中提前结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