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成“婚”_第1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页 (第2/2页)

,不如让草民出卷考一考您,若是十之有五都答对,草民便每日只教您一个时辰!”

    李颐听道:“若是我答对十之有九,你又当如何?”

    郑易道:“那草民便引咎告退。”

    “引咎不必,你一心为友,我也不愿意因为我断了他的前程。若是我答中十之有九,你照我之前所说即可。”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郑易微微一拱手,在书案前落座,用镇尺压住铺开的纸张,沾墨落笔。

    李颐听在旁提醒:“不必因为我的身份而有所顾忌,既然是考试,你便按照考试要求出题吧。”

    郑易颔首:“那是自然。草民虽未去过都城科考,但跟着家父学习,也做过几张类似的考卷,定尽全力。”

    真是不客气。

    -3-

    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都是科举考试的题目。

    其中以八股文最为主要,也最难。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要求从《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中,选择一个主题来进行写作。

    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

    郑易不愧是书香门第,卷子出得很有水平,大部分科举考试考题几乎都有出现,但是占比不多,每类一两道,整份考卷下来就像减缩版的科举考试。

    李颐听看他的眼神有了一丝欣赏。

    答卷容易出卷难。他仅凭自己做过一些卷子,在私塾读过几年书,就能出一张这样规矩的试卷来,本身便说明对不同种类的题目他都了解不浅。

    这样的男子纵然出身小门小户,但瑕不掩瑜,或许有一日能够踏进庙堂之中,成为卺朝的栋梁之一也未可知。

    答卷之前,郑易收走她书案上所有书本,给李颐听发了白纸作为草稿,善意提醒道:“草民的卷子涉及经文繁多,难度不低,郡主可以选一本经文作为辅助答题。”

    这是不客气完了又担心难度太高,给她一科开卷了。

    但即使有一本经文在旁,恐怕也只有一两题涉及,还耽误时辰。

    “不必了,我答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李颐听摆手,跟郑易换了位置。

    卷子上这些东西她全都不陌生,甚至其中一道策论题就出自她前世的老师黄遇呈给桦阴国皇帝的贺表。

    她双亲早亡,被孝帝封为桦阴国郡主,冠以皇姓,自小养在宫中,特许她跟其他皇子一起去尚书房听课。她三岁能背三礼、三传,五岁能作七言诗,十岁在桑清辩论会上舌战群臣。除了桦阴国太子李昌师外,论学识口才,她在皇子中难有敌手。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