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07) (第1/3页)
杨休羡轻轻拍了拍万达的肩膀。 这个案子的线索太清楚不过了。一个太监算不上什么,要抓到他容易的很。小邱他不是想要抓犯人,而是想要利用这个案子,绊倒一些他想要绊倒而且说不定上头也想要绊倒的人。 万达听着杨休羡的分析,又转头看了看正在调兵遣将的邱子晋,默默不语。 哪怕心里已经明白,这个漂亮书生不是白糖丸子,而是个腹黑芝麻汤圆,但一时半会儿还是无法接受黑心书生的设定。 广怀说的没错。 一个梁太监算得上什么,关键是他将这批,应该说这几批的御窑送给了哪些人。 这些人无疑是京中的豪门大族,甚至可能是世代簪缨,皇亲国戚之流他们是皇帝姐夫真正忌惮的。 老朱家的人,打洪武大帝开始,骨子里就刻着多疑的基因。 要知道使用御用器皿就意味着僭越。而僭越二字,在朱家人的眼里,和谋反基本上划等号。 灼热的暖风吹到脸上,带着江南地带夏天特有的黏腻的触感。万达用力地抹了一下从鬓角往下流的汗珠,咬了咬牙。 这个案子的根本不在景德镇,而是在京里。 七月的京城,看来又要变天了。 众人离开御器厂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整个御器厂都被县衙派来的官吏封锁。从州府调兵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饶州千户所的官兵们在明天就能赶到。 听说御窑贡品被盗,整个小镇一下子变得风声鹤唳起来。 上一回发生那么大的案子,还是宣德年间的时候。 当时的督办太监张公公贪渎暴虐,责打匠人,还私自将贡品分赠给南京的皇亲作为贿赂。最后被东厂抓回京师,腰斩于市,并且枭首示众。 同一个案子,连带着当时的知县,知府,布政使司,和几乎整个御器厂的人都下了大狱,砍头的砍头,刺配的刺配。 除了几个历代给皇家烧窑,手艺无法替代的老匠人,整个御窑厂上下人马几乎全部换血。很多人哪怕没有丢脑袋,也丢了吃饭的营生。 这些都是前朝往事了,许多年轻的后生们已经差不多淡忘,只有镇上的老人家还隐隐约约地记得。 谁曾想到,这年轻的监察御史刚回乡夸官,就掀起了如此大的风浪,把平静的镇子一下子带到了漩涡的中心。 邱少爷怎么能干这种事儿呢?御器厂倒霉,独他家还能置身事外不成? 可不是么要是真的查到自己身上,怕是到时候要吃不了兜着走。 眼看天色一点点地暗沉了下来,路边野店里也逐渐聚集起了一些人气。吃完饭无事可干的乡民们凑到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议论着今天镇子上发生的大事。 他家自己也烧陶瓷,有几个工匠的手艺不比御器厂的差。你们还记得么,有个姓袁的后生,因为能烧一手好的釉里红。去年底还被御器厂特意请了去,专门让他给新出生的皇长子烧一套瓷器。 别提了,出事啦去年那次炸窑,你们都忘记了不成? 哎,别说了,来人了 因为出了事儿,镇上的民众对于陌生人格外的警醒。 见到远远地走来两个陌生的年轻人,众人立即戒备了起来,或是装模作样地喝茶,或是掰扯其他的话题。 万达和杨休羡两人走进野店,两人对坐下来,叫了两碗面条。 邱家的菜不好吃么?你不是说他家的厨子手艺一流,京内大酒楼都比不上。怎么现在宁可出来吃这种粗食了? 杨休羡将筷子递给万达,好笑地说道。 别提了,在他家吃饭那规矩大的。我就算是进去看我jiejie、姐夫,都没那么大的排场。 小二将两碗只放了咸菜的汤面端了上来,奔忙了一整天的万达直接端起大碗,呼噜噜地大口吸了起来。 真的,他家东西再好吃,我也吃不下去。 万达放下面碗,感觉有些意犹未尽,又让小二上两个馒头来,蘸着咸菜吃。 莫说面条了,我看牢饭都比小邱家的饭强些。 杨休羡看着夸张到挤眉弄眼的表情,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不过对于星海的话,他也觉得感同身受。 第一晚的接风宴自不必说,因为邱子晋执意拖迟婚期的缘故,差点闹得不欢而散,满桌子的菜品基本没怎么动过。 而这之后的每一顿饭,都让他们一行人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食不知味。 邱家每日早上卯除时间用早膳,一早就有丫头来敲门,就算是客人也必须客随主便,走到正厅与大家伙一起用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