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4页 (第1/2页)
百姓种地不光填不饱肚子,还倒欠钱,这边又不像是大唐,如今工商业也开始蓬勃发展,捕鲸如今也变成了一个不稳当的行当,自然他们就不得不逃亡,而来自于中原的商人趁机许下各种承诺,让他们签下一份份的文书,然后直接打包带回中原。而在中原做劳工,可比在高句丽做平民强多了,因为干的都是力气活,上面要追求效率,也舍得给他们吃穿,然后从中挑取一些回去现身说法,顿时又引得更多的平民抛弃家园土地逃亡中原。 官府发现不对劲,自然想要阻拦,甚至定下了严格的针对逃户的律法,但是大家都快被逼得活不下去了,谁还管这些啊,卖地卖身给本地的贵人做奴仆也是奴仆,去大唐做奴仆也是奴仆。给本地的贵人做奴仆朝不保夕,而给大唐的贵人做奴仆,起码能吃饱穿暖,有这个对比,那么背井离乡就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以至于等到大唐攻打高句丽的时候,那边已经是民心尽失,底层的百姓在听说了大唐的富裕生活之后,恨不得哭着喊着加入大唐的怀抱,而高句丽那边的确是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不少来自于大唐的军械,但是,大唐的军械早就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很多都是非常精密的,一旦损坏,放在大唐自然可以更换相应的零件,而高句丽可没这个本事。另外就是,想要让士卒拥有足够的战斗力,也是需要大量的投入的。别的不说,大唐打造重甲骑兵和重步兵,每年花费了大量的钱财采购鲸鱼rou还有鸡鸭禽蛋之类的,要不然根本支撑不起那样强度的训练。而高句丽呢,他们也捕鲸,大头却是卖给大唐用来换钱换物资了,自个保留的其实很少,没有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大唐的军队起码能做到两日一练,他们能七日一练就不错了,打起来的时候,沉重的盔甲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安全感,反而成为了拖累,跑都跑不快。这种盔甲在面对刀箭的时候,的确很有效,但是,你能防得住刀箭,难道还能抵御强大动能的冲击不成,甚至,因为身上沉重的盔甲,他们遭遇了更重的伤害。 攻下高句丽之后,李治也没有客气,直接设置了安东都护府,然后就开始对辽东进行开发。辽东的自然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别的不说,这里的森林资源就很让人眼馋了。闽越为什么造船业越来越发达,因为闽越多山,山里头成了气候的木材也不少,闽越出海不远的地方就是夷州,那里同样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二战那会儿,倭国的航母许多用的还是夷州岛上的巨木做龙骨呢,可见那里的木料如何!总之,闽越是真的不缺用来造船的木头,但是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 像是胶州那边,那里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开始造船了,一直以来,那里都属于开发比较成熟的地方,以前也没人用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