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6节 (第3/3页)
决赛,就同意卫忠转去他们学校。” “可这不还没有初赛?现在卫忠就要转走?” 老赵苦笑一声,没继续给陈怡歆解释。 卫忠mama这是未雨绸缪,她打算先把这件事说定,等到初赛成绩下来,直接办理转学手续就行。如果不先说定,到时候学校不给办理,她找谁说理去?难道还要退学重新参加中考?岂不是要活生生耽误两年时间。 老赵找上陈怡歆帮忙说情也是无奈之举,总要做个样子给领导们看吧,不然他一快退休的老头,何苦去惹人厌? 这事儿还真不太好解决。 有句话说,挡人前程如杀人父母。 对卫忠来说,不让他转学,就是挡他前程。对学校来说,让卫忠转学,就是挡了校长的前程。 左右都是为难。 老赵跟陈怡歆相对无言,各自无声叹气。 “赵老师,这事儿我可能没办法解决,不过我会去问问卫忠自己的意见,看他怎么说。我觉得吧,卫忠留下来的可能性不大,与其挡了他转学,不如借由他的渠道,跟他竞赛班的老师打好关系,以后我们学校如果有好苗子,也可以请人来上课啊。” 这话就只能听着玩。不是谁都能成为卫忠这样的苗子的。 一中的招生已经是优中择优了,但整个高中部近一千五百人里面,能参加竞赛的不过五六人。这五六人里面能进入决赛的最多一半,能在决赛中拿到名次的,两年能有一个就算不错。 这两年还好一些了,家庭条件的变化,辅导机构的兴起,让很多孩子能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接触奥赛华赛,这样到了高中,他们已经习惯了竞赛思维,出成绩的可能性也更大。 但正因为如此,这些优秀的孩子肯定会选择最优秀的学校,子弟校这样的三流学校,能出个卫忠已经是捡漏,划归地方教委之后,怕是连捡漏的可能性都没有。 老赵心情很不好,让陈怡歆先回去班上,他自个儿又留在办公室抽了一支烟,之后才夹着文件夹去班上招呼学生们做分班前最后一次动员。 第三十一章 帮肖一言的忙 从学校出来,陈怡歆看到卫忠单脚支着车在路口等她。 “怎么了,不高兴?” 过去拍了卫忠的肩膀,看到少年蔫眉搭眼的样子,陈怡歆眉头微蹙。 “是老赵找你谈话了?” “没,是教务主任找我的,我全推给我妈去处理了。不过……”卫忠迟疑了一下,“如果我竞赛成绩没过,一中不要的话,我估计也不能回子弟校了。” “不回就不会呗。”陈怡歆甩了甩书包带子,“你的成绩又不差,就考试这分数,还有参加竞赛的经验,不去一中还有八中和二十三中。” 后两所学校里面,八中跟一中建校时间差不多,只是比较偏重文科。 二十三中是建国后才成立的,历史不如前面几所,可这两年南区投入巨大,二十三中的校园建设在全市所有高中里面独占鳌头,他们学校主推创新,也是第一所给高中生特殊奖学金的学校。 被陈怡歆劝了一番,卫忠的心情好了很多。 “下午我要去童老师那里,你呢?是回家属区还是去你爸厂子那边?” “我跟你一起走,我去找张教授有点事。” “你还想着玩铜钱?那个不靠谱的。” 陈怡歆笑嘻嘻没吭声。她没有扎实的古玩基础,只凭运气肯定不可能一头栽进去,所以卫忠的担心并不会成真。她去找张教授是为了肖一言的请托。 “那家伙现在迷上这个了,一放假就窝在古玩市场,也没钱买东西,就看,听人家讲故事。他打算学历史,他爸有点不同意,家里都是学文学的。肖一言就想要考我们这边来,脱离开他爸的掌控。” 下一年就高三了,肖一言是个想干就干的性格,特意打了电话给陈怡歆,让她帮忙问问张教授愿不愿意在暑假多个学生。 “他们不补课?”卫忠完全没办法理解肖一言的行动力,对他来说,跟着学校的安排走才是该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