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乌龙院 (第24/47页)
说,“这盘子鹅,只怕郓城也还少有。” 张文远尝了一块,连连赞“好”。一面赞,一面不住口吃,竟似真的少有。 “张文远!”阎婆惜突然一喊。等埋头大嚼的他抬起脸来,她极快地飞过来一个眼色,然后说道:“不要只顾吃!吃饭不忘种田人,也该敬我娘一杯酒!” 张文远心领神会,诺诺连声地答应,把阎婆面前的酒斟满,接着赔笑举杯:“外婆,这杯酒贺节!” “生受你了!”阎婆干了面前的酒。 张文远又敬第二杯:“这一杯为外婆道乏。真正是郓城县一等一的好肴馔。” 于是阎婆又干了一杯。 “第三杯——” 刚说得三个字,阎婆使劲摇着手,硬截断了他的话:“怎的还有第三杯?” “第三杯是替我师父敬你老人家。师父特地嘱咐了来的,须孝顺外婆,佳节务必尽欢。外婆,念我师父一片诚心,你吃这一杯!” “好!好!”阎婆十分高兴,“果真有此话,我便再吃一杯。” 三杯酒下肚,阎婆便有些醉意,话也多了,谈起在东京的日子,想起死去的阎公——却不是悲伤,只是追忆少年辰光,她也有过一段称心如意的岁月,借着三分酒盖脸,大谈丈夫当日如何体贴。趁这当口,张文远又灌了她两杯。 说到阎公好唱曲,张文远不觉技痒,脱口自陈:“我也好此道,只是不中听。” “原来你也会!”阎婆惜看着他只是眨眼,惊喜之中有些不信似的。 “可惜没有檀板,不然,我唱一曲为外婆劝酒。” “谁说没有?” 阎婆惜起身入内,取出一副尘封的紫檀歌板,拂拭干净,递到张文远手里。 “还有笛子,只是我不会吹。” “我会啊!”张文远笑道,“师娘若肯教导,我用笛子伺候。” 阎婆惜笑一笑答道:“先听了你的再说。” “是,是!我先献丑!” 他拿酒漱一漱口,咳嗽一声,清理了嗓子,踌躇着说:“却不知唱什么好?” “唱首端阳的词吧!”阎婆替他出了主意。 “有了!有首《浣溪沙》。唱来请师娘指点。” 于是张文远凝一凝神,檀板一声,启口道: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一面唱,一面偷眼觑着阎婆惜,只见她不住攒眉,仿佛真是不中听。张文远大感扫兴,但也有些不服气,煞住尾声,自语似的说:“想是哪里错了?” 师娘不曾开口,外婆却先下了批评:“真格倒是一条极脆的嗓子,可是不知怎的,好像有些不搭调。” “原是不搭调嘛!”阎婆惜看着他又说,“也怪不得你,原来的词就不协律。你说,是谁作的?” “苏学士(指苏轼,1037年—1101年——编者注)的词。” “怪不得你。苏学士的词最不好唱。再唱首别的来听听!” 听她这一说,张文远又佩服又兴奋。佩服的是她果然是行家,把他自己不知道的毛病指了出来;兴奋的是“怪不得你”这四个字。“我唱首柳三变(指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编者注)的《双调婆罗门令》,这一首一定协律。”他瞟着阎婆惜说,“师娘,你请听仔细了!” 这首词是张文远唱惯了的,但也不敢怠慢,聚精会神地咬准了字唱道: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阎婆听不懂词中的字句,只觉得他唱得婉转缠绵,便赞一声:“果然比刚才不同了!却不道小三郎还有这一副歌喉!”说道,她又欣然引杯——这一杯下去,人就有些支持不住了。 虽然醉眼迷离,偏偏一眼瞥去,恰好看到她女儿的脸色:容颜惨淡,蹙着眉尖,双眼发直,不知在望些什么,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怎么了?”阎婆诧异,“好端端的,怎又不自在了?” 阎婆惜一惊,怕的是自己的心事已落入母亲眼中,立刻掩饰着笑道:“小三郎不是要我指点?我须细想,才找得出他的错处。” 阎婆释然了。“你也是!”她笑着说,“真个摆师娘的嘴脸了。原是唱着消遣,何苦这等认真?” “话虽如此,师娘到底是行家,”张文远望着阎婆惜笑道,“只怕连字眼都唱倒了,师娘可曾听出来?” “怎的听不出来?‘换头’不是‘霜天冷’,你唱错了!” “噢,噢,唱错了!我来想,是‘洞房冷’!” “那夜正是洞房冷。”阎婆惜又说,“却不知‘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只为‘寸心万绪,咫尺千里’,那还不明白?” “谁说不明白?”阎婆惜斜眼瞟了过去,眼梢带着她娘,但见她摇头晃脑,双眼将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