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与子同归_第11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页 (第2/2页)

  士人脸上有些讪讪的,他赶紧放开张良的手向昭娖道歉“方才是在下无礼。”

    “无事,无事。先生何必如此多礼。”

    昭娖拱手笑道。

    室内,有侍女捧了消夏解渴的饮品。昭娖拿过漆杯抿了一口,那边士人正对着他们大到苦水。

    “郡守明明说好的是二百人,谁知到后面却又说又下诏增人。这、这……不是叫某难做嘛!”

    室内除了他们三个再无他人,所以这士人才放心大胆的说出他这些日子的难做。

    “食君之禄,这也是没有办法。”张良面前的饮品丝毫未动,他脸上是一贯的温和笑容。

    “增了这许多人,若不能按时交徭役,这秦法……哎”士人无可奈何叹了口气,“那些黔首只差没……”

    上头要人,底下的这些官吏自然是要竭力完成,一层压一层。最倒霉的也莫过于这些位置算不上好的,吃力不讨好还要遭人记恨。

    “都是青壮,少了他们来年的赋税恐怕又要交不上。”

    青壮走了,留下的大多都是老弱妇孺,赋税肯定是要受影响。家里没有青壮,老人和女人们是凑不齐赋税。要是官吏再逼,他们要么逃匿,要么就直接把自己挂房梁上自我了短了。

    难道还能向死人要赋税不成?

    54手谈

    这几年来秦朝连连征发庶民,基本没几天是消停过的。北方修筑长城以防匈奴,咸阳始皇帝觉得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留下的宫殿窄小新建宫殿,还有骊山上的皇陵。前几年还下诏征发逃亡犯人,典押给富人的奴隶,还有入赘的男子和商贩去夺取陆梁。还别提那个春秋时代留下的平民去都城守三天城墙的规矩。

    从家乡千里迢迢出发就为在咸阳守三天,其中一切用度都是庶民们自己自备。

    那些长官们是不觉得事情的难做,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下面的人。恶人他们做,同样遭人怨恨的也是他们。

    士人显然是非常信的过张良,把心中的那些郁结之事全部倒出来。说完后脸色都比方才好上去多。张良被当做倾听者,听了那么多糟心事面上没有半点不虞。就连持杯的姿态里都自然露出一种风流姿态。

    “今日不必为公务烦恼,某又请了好几个君子,到时和张子和邵先生一起把酒共欢。”士人言笑晏晏。

    和士族相交,多半就是这个样子了。把酒言欢,或是谈及眼下国事或是谈古讽今。很不凑巧,始皇帝都把这两条路给堵死了,就连公开谈论《诗》《书》都是弃市的罪名。谈古讽今更是大罪。士人们在七国并在的时代对着国君和当政者破口大骂也无所谓,只要骂在点上,压根就没谁来追究。现在就不行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