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沧海横流_分节阅读_17 (第4/4页)
件追问何时进京了,却都被司徒晟压了下来,因此那些犹豫不决生怕坏了“大事”的兵将才慢慢悠悠晃到了兖州府,距离京城还有一千多里呢,等他们赶来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时间不等人,辽王不会等着勤王救驾的队伍,他已经在距京城北边十里处扎营了。十里,骑马不用一刻钟就能到,便是行军也不用一个时辰!皇帝敢说要不是因为还有那仅剩的八万京城大营兵将,辽王甚至敢在京城城根低底下扎营! 十四万军队,两万马军,十二万步军。分兵之时辽王带兵十五万,中途击溃四皇子五万人马城县十数个,结果只折损了一万人,而且折损的大多都是太爷辈的步军,可见辽王之能。 是,辽王为了叛乱连六十岁的老头都不放过,但这也不能抹杀他的能力啊。他从世子成为辽王之后就一直想着京城,一直想着皇位,兢兢业业积攒实力努力了三十多年,若不是辽国地广人稀,他何至于此呢? 与之相比,京城大营如何?有人说那是京畿重地,里面应该都是精兵强将,可惜,错!京城大营数十年来一直掌握在勋贵手中,如今勋贵多纨绔,京城大营也同样松散了起来。倒不至于像北宋末年那样从不cao练而是给权臣们盖房种地,可也武备松弛空饷无数。 当初提给睿王的军队只有两万人,又要人家拼死挡住贼军,实在是没办法作假,所以那是实打实的两万人。到了四皇子和五皇子出征,世家和文臣的贴在军队上一个一个数人了,因此也难以掺假。那空饷的数字会在哪里?只能在留守京城的军队里。那说是八万人马,实际上连四万都不到,就这么两个半人哪里敢和辽王的十四万大军硬碰硬啊…… 王子腾捏了把冷汗,好在京城的城墙分为内城外城皇城总共有三层,城厚池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破的,依靠他这四万来人应该可以撑到勤王救驾的人马到来吧…… 他内心深处都快把那几个总兵给骂死了,该慢的时候不慢,该快的时候还喘上了!三藩叛逆以来这都过了整整两个月了,军队竟然还没来,他们这是不想活了吗? 总兵们想不想活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自己快要活不成了。最近一直消沉的今上突然问起了援军的事情,可下面的官员支支吾吾没一个说得清楚,皇帝当场就摔了御案上的白玉镇纸,蹦起碎片差点没划到他脸上。紧接着皇上又问起京城大营的情况,王子腾早就想好了一套说辞,可才说了一半就被一名御史给打断了。那位御史名不见经传,可他却是姓杨!世家的那个杨!敢给高皇帝脸色,敢推了高皇帝女儿的婚事的那个杨家,那可是华妃那个楚家的铁杆盟友! 果然,这位杨御史几句话就揭穿了京城大营吃空饷的状况。本来这吃空饷是军队中常有的事,文臣有的是法子弄来些灰色收入,武将们就不行了,不吃空饷怎么来钱?若是平常不过是毛毛雨的小事,最多罚个半年饷银也就完了,可现在却是国难时期,这京城大营的吃空饷就被直接扣上了叛国的帽子。 王子腾就觉得自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一样,汗珠滴滴答答从脸颊滑了下来滴落在金銮殿的地面上,他跪在地上,感觉到全身一片冰凉。不知那日四殿下五殿下可是他现在的感觉? 今上沉吟了一下,用听不出情感的冰冷声音说道:“王指挥使,而今内外交迫,朕便留下你的狗头让你戴罪立功,你应该明白公忠体国、马革裹尸的道理吧。” 王子腾偷眼向上一看,正对上皇帝那阴冷的双眼,惊得他又流了一身的冷汗。“末将遵旨。”他听到自己这般说道。他很清楚,若是京城被破了,就算他还活着,皇上也定先要了他全家的脑袋做垫背。那句公忠体国马革裹尸说的就是,让你王大人人在城在,以身殉城!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第一更,晚上还有400收藏的加更……觉主累死了,加更了好几天了……连着加更5天,亲们偶要累死了……~~~~(gt_lt)~~~~ 和太监或者男优那什么的太子历史上有两个比较出名的,一个是李承乾,一个是胤礽……所以说这两个也是很有作死倾向的。 下一章就要有人来邯郸城求救了~ 加更在晚上六点左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