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页 (第1/2页)
云辞还真被罗昱说动了,他的眼睛很亮,却又有些犹豫,“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罗昱斩钉截铁道,“儿子也会帮您的。” 弘佑帝听了也觉得不错,他的阿辞是个有理想有能力的男人,他不希望他被一直困在深宫里。 “好!朕马上下旨成立崇安大学,阿辞便是第一任校长。” 之后三人又商议了半天,比如学校的选址、招生以及教材,还有最重要的老师等…… 选址归弘佑帝负责,只是暂时没有合适的地方,他干脆将国子监辟出一半地方划给崇安大学。 至于教材方面就由罗昱负责了,他从平板电脑的图书馆里下载了初级教材,默写在纸上,再去书坊刻印。其中数学全部改用阿拉伯数字,他还特意抄了本幼儿园拼音,打算作为启蒙书,这样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认字。 招生归云辞负责,弘佑帝给他出主意,可以先从国子监招生,那些想做官又不喜四书五经的生员,完全可以改投崇安大学门下。其次再面向全国招生,只要对这些科目感兴趣,都可以来崇安大学就读。 虽然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不可能像现代一样做到孩子七岁上学,但是罗昱还是会尽可能多的为这些老百姓谋福利。 比较难办的就是老师了,这些科目属于偏僻学科,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便是知道也只是略懂皮毛,又如何教书育人呢。 好在云辞看过罗昱初期编出来的数学教材很是感兴趣,通过自学便懂了大半,有不会的也会问罗昱,担任数学老师问题不大。 至于物理,罗昱想到的是教他念书的孟秀才。他跟着孟秀才在临江学了半年的四书五经,知道他对这些不感兴趣,却对物理有些研究,便写了封信,想请他来这里教物理。 化学方面,罗昱在那些研究人员里找了一个,叫郑星河,让他空闲的时候帮忙代代课。郑星河拿着罗昱给的化学教材倒是爱不释手,非常痛快的答应了。 最后就剩下生物了,这个属于偏僻学科中的翘楚,根本就没人懂,没办法,罗昱只好自己上了。 此外,罗昱还想到了他在临江的两个同学:祝一清和李启辰。祝一清脑子聪明,除了四书五经,他在数学方面也有些造诣,还曾跟罗昱探讨过这方面的知识。李启辰虽然不是念书的料,但罗昱觉得他条理清楚,或许在理科方面会有所作为。 如此,罗昱便也写信给两人,问他们是否愿意来崇安发展。 很快,罗昱便得到了回信,不仅孟秀才会来教书,他的两位同学也愿意来崇安。 孟秀才倒是十分淡定,但是祝家和李家一接到罗昱的信,当即便沸腾了。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