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4/4页)
半,他检查两遍,索性也把试卷交了。 出了考场,李承祖感觉浑身轻松。可算不用再整日苦学了,就是不知考的如何,他已经尽全力了,若能有个好结果,也对得起一家人的期盼。 回去的路李承祖认得,况且他都成亲了,不需要人来接。他一路晃悠悠往回走,路上还给张氏等女眷买了些小零嘴。 付钱的时候,李承祖又想,倘若自己能考中,以后有个正经差事,也不用再靠二叔养着。想到这里,他顿时心里又有了压力。 李承祖一路纠结一路感叹,很快到了家里。 张氏郑氏等人见他回来了,赶紧迎上来。 郑氏第一个开口:“大郎,考得如何?” 张氏还没等李承祖回答,立即对郑氏说道:“老大媳妇,大郎才回来,让他歇歇。况且,考得如何还得看考官们判呢,大郎近些日子苦学,不管考得如何,他也尽力了,咱们一起等消息就是了。英娘,去给你男人打盆水,洗洗这一身的尘土。” 是的,李姝在一边暗暗吐槽,京城的路,很多还是土路,一路走过来,再漂亮的裙子都会粘上尘土。 郑氏听婆母这样说,也不好再问儿子考得如何。英娘忙去打热水。 李姝笑眯眯跟李承祖打招呼:“大哥,你考过试了,我这先生也做不成了。” 众人都笑:“做先生还上瘾的。” 夜里,李穆川回来后,仔细问了李承祖考试的情况。 看过侄儿的答案后,李穆川点点头,向父母禀道:“这个样子也可以了,咱们静等消息吧。” 至此,郑氏和英娘每日仍旧如往常一般,内心却异常煎熬,一个担心儿子考不上以后要怎么办?一个担心丈夫考不上她回娘家了要如何跟父母说。自从李承祖开始备考,英娘就没有回过娘家,娘家人也眼巴巴等着好消息呢。 李承业和赵世简见到李家众女眷强颜欢笑的样子,顿时心里压力倍增。他们考科举,耗时久,难度大,不知道家里人要如何焦虑。若考不上,岂不误人误己。二人更加发奋苦读,立誓明年至少要过了的县试。 李穆川见两个孩子愈加用功,内心十分满意,但仍旧十分挑剔,吝于表扬。李承业是亲儿子,知道父亲一向是心里越满意嘴上越挑剔。赵世简却愈加担忧,担忧李叔父是不是不喜欢自己?还是自己确实学的不好? 李姝私下里偷偷和赵世简说小话:“你莫要担忧,我阿爹就是嘴上挑剔。你想,你好歹和我家有些香火情,我爹都能这样挑剔你的文章。若是考官,只怕会更挑剔。要是整天夸你好,那才是不负责任呢。” 赵世简被姝娘柔声安慰,心里好受了些,仍旧勤学不辍。 这边厢,吴氏也在和丈夫商议:“官人,二郎去李家有些日子了,也不知如何了。我们可要把他接回来?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离开我这么久呢。” 赵书良一边看兵书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吴氏:“让他去李家,一来离开父母打磨打磨他,二来也是让李家人多看看他,天长日久的,情分就出来了。只是我们得时常去看看,你明儿再备些礼,晚上我们一起去。” 吴氏答应了。 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后,赵书良夫妇带上赵崇简和慧娘,四人一起去了李家。 到了李家,李家人除了李泗新夫妇,其余人皆起身相迎。 李穆川拱手:“赵大人。” 赵书良忙拱手鞠躬:“李大人好。”李穆川如今官阶比他高两级,又是文官,自来平级文官更大,更别说比他高了,故赵书良态度相当谦卑,拿出对待上级的态度与李穆川说话。 李穆川也不是摆架子的人,见他如此多礼,也不好太冷淡。 赵书良夫妇又给李泗新夫妇行李,“见过李叔父李婶子,二郎近来劳烦叔父婶子们照看了。” 李泗新摆摆手,张氏道:“简哥儿是个好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