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1/3页)
几人没进府城,而是改道去了西门。 还没看到城门,唐慎便看到许多沿道前进的难民。他们走的是官道,因为下雪,官道泥泞。放在往常是不会有人在这种恶劣天气下四处行走的,可难民太多了。他们穿着褴褛,身上冻出了一个个紫红色的冻疮,沿着官道走向姑苏府的西门。 唐慎撩开窗帘看了看,又不忍心地把窗帘关上。 梁诵倒是一直静静看着这些难民,他道:“听说这些人都是从滁州、婺州那儿来的。今年雪下得太大,南方四省告急,朝廷也拨了银子下来赈灾,只是收效甚微。” 没过多久,就看到了几间施粥铺子。 梁诵不在姑苏府,但姑苏府的事并不是没人管了。三天前官家就在城外搭了施粥铺,每日救济灾民。除此以外,城里的富商大户也慷慨解囊,开了一些私人的施粥铺。唐夫人就开了间施粥铺。 然而这些远远不够。 天气严寒,这些难民衣不蔽体。施粥铺的粮食存量越来越少,从四面八方赶来姑苏府的难民却越来越多。 唐慎问道:“先生想怎么办。” 梁诵:“怎么办?姑苏府虽然富裕,但也没法救济这般多的难民。这天气不会冷太久的,再过一个月开了春,一切应当好许多。只要撑过这个月就是。都说瑞雪兆丰年,只可惜这雪是在太大了,土都被冻坏了。也不知这些难民回家后,来年能否有个好收成,否则朝廷又是笔烂账算不清了。” 唐慎:“一个月撑得过去么。先生,我只怕他们会冻死在城外啊。” 梁诵又怎么不知,或许一个月过去,这些难民能活下一半就不错了。他们不是被饿死的,而是活活冻死的。哪怕官家支了帐篷,给了取暖的地方,可难民太多了,姑苏府能做到的有限。哪怕他们活了下去,来年回到故乡,可能也要经历一场饥荒。 梁诵长长叹了口气。 “天灾总比人祸更是无情。走吧,下车看看。” 两人一起下了车。 难民的数量远比唐慎想得多的多,他们蜷缩在城墙下,努力地用任何能找到的东西遮蔽自己的身体。不是为了羞耻心,是为了活命。草根、树皮,哪怕是泥土,也尽量往自己身上盖。 天冷倒是不用担心瘟疫,很难传播。但是天冷,换谁来都没有办法。 前一日来施粥铺领粥的人,第二日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唐慎跟在梁诵身后,看着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心脏被狠狠地震撼着。 出生在现代社会的他,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也小康,从小没有挨饿受冻过。他从没见过这么多哀嚎的人,也没见过这么多瘦骨嶙峋的人。哪怕是穿越,他也直接穿到富庶的姑苏府,哪里见过这般地狱景象。 姑苏府富庶,但姑苏府也没法白养这成千上万的人。商贾们再大发善心,能帮到的难民还是有限。 梁诵:“走吧!”过了会儿,他发现自家学生竟然没动。“唐慎?” 俊俏的小儿郎转过身,面露思索。片刻后,唐慎道:“先生,我有个想法,不知可否成功。但是这法子或许能救不少难民,只是需要先生相助。” 梁诵:“你且说上一说。” 唐慎认真道:“我想雇佣他们!” 唐家的珍宝阁里,香皂和精油都卖得极好,哪怕还没开始卖肥皂,唐慎手里也有一笔丰厚的分红。之前他在姑苏府几条最繁华的商业街上考察了几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卖的东西。 当今世道,最赚钱的生意是盐和酒,但是这两样东西都被朝廷牢牢把控在手中。那么他还能做什么? 唐慎:“物流!” 姚三一愣,不明白道:“小东家,物流是什么,我可从没听过。” 唐慎:“姚大哥,我且问你,姑苏府最好的酒楼是哪一家。” “自然是碎锦街上的千秋楼。” “是,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