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1/3页)
方圆和刘医生来这里以后,很快就成了最受公社欢迎的人了,社员们的陈年旧疾治疗改善、头疼脑热、摔伤骨折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这些他们都牢记在心里,方圆从开始的时候担心柴火不够,水没人挑,现在家里的柴堆得满院子都是,水缸里的水天天都是满的,萝卜、大白菜地窑都快塞不下,时不时还有人朝院子里再扔一捧进来。 鲁大桥虽然闹了一个乌龙,后来不好意思再出现在方圆面前,不过院子里突然出现的野鸡应该是他偷偷扔进来的。 龙山公社的人高大,但不表示个个都能打猎弄点野味,大家基本还是靠种地生活,公社的田地不多,每年大家伙分的粮食有限,上交了一部份国家以后,留下来那些也只能够全家吃个半饱。 所以放眼望去,大部份社员都是瘦骨嶙峋的,高大的骨架子挂着空荡荡的补丁衣裳,冬天没有农活,大家都窝家里不出门,不动的话可以少耗力,肚子不会饿的太快,而且有时候兄弟几个共穿一件棉衣,外面泼水成冰,还是缩在破棉絮的被窝里暖和。 方圆来这里巡医,有县医院的工资可以领,有卫生部门的全国粮票副食品票据的补助,还有公社的粮食定额供应,收入增加,她肯定不会亏待自己和两个孩子,只是有时候有钱也没地花,她想托人带些精面大米和rou食品进来,但是外出的社员回来,愧疚的把钱和票子还给方圆,告诉她没买到。 社员外出也只是去周边公社或县上,冬季这个时节,粮食和rou食市面上也很少见到,rou食供应店是从凌晨就有人开始排队的,没几个小时就被人抢购一空,大米在北方本来就比较少,没买到也不奇怪。 只是方圆想到每次等着吃大米饭的童童,就有些心疼,小家伙跟着他们已经吃了两个月面食了,现在的动物馒头也已经引不起他的兴趣了。 这会儿,他把中午没吃的小猪馒头留了下来,递给了他新交的好朋友喜宝,这个黄色的玉米面馒头在童童看来难以下咽,却是喜宝眼中的最好的美食。 “放在火上烤一烤……”童童这样建议,但是他的小伙伴早就迫不及待的往嘴巴里塞了。 “是甜的!”喜宝惊喜的叫道,很快他没时间说话,埋头解决这个他没吃过的美味。 童童看着他的样子,怀疑他们吃的不是一样的东西,他有些心虚,自己真的是一个挑食的不乖的孩子么? 这时房门被打开,一阵风雪带了进来。 “童童,又有朋友来找你了。” 方圆身后跟着几个人公社的孩子,五到八岁的年纪,个个冻得跺脚搓手,一进屋以后,几双眼睛都朝喜宝望去。 喜宝吃的更快了,这时被馒头噎到,他突着眼睛猛拍胸膛,方圆看到,连忙过去给他拍了拍,倒杯水让他喝下去。 童童心虚的看了mama一眼,他当时不想吃这个馒头,借口说是晚点再吃,现在把它给了喜宝,mama不知道会不会怪他。 方圆含笑道:“mama在灶里焖了一些土豆,这会儿应该熟了,你帮忙去拿过来和朋友们一起吃。” 童童高兴的点头。 几个孩子围着火盆吃土豆,吃好土豆,围成一圈开始玩扑克牌和弹石子游戏,现在诊室没有病人,就让他们在这里玩了。 方圆回到自己屋里的时候,发现聪聪已经醒了,坐在炕头有些发愣,他的小脸睡得红通通的,小眼睛似睁非睁,方圆过去把他抱起来,聪聪窝在mama的怀里哼哧。 “睡醒了没有啊?”方圆轻轻的摇了一下儿子问。 小脑袋在她怀里蹭了蹭。 “聪聪,你想不想爸爸,mama给你读一封爸爸的信吧。”来到这里以后,她给家里去了一封信,留了地址后,陆续就从老家收了好几封来信,都是痴心爸爸陈南方寄过来的,信里大篇文字都在念叨他的宝贝儿子。 见儿子没反应,方圆抱着他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沓信件,拆开一封读起来。 “贤妻佳儿,启信佳……”方圆一边读着陈南方抓耳挠腮写出来的文绉绉的来信,一边和儿子解释意思,跟他说爸爸对他的思念和记挂。 念好信以后,方圆的每日一问又开始了,“爸爸叫什么名字呀?” 这些日子她时不时就问一下这个问题,主要是被前段时间的闹剧刺激到,怕儿子把陈南方忘记。 “烦!”陈聪聪虽然说话几个字的蹦,但是知道的词还挺多。 方圆以为自己听错,她问:“聪聪,你是说mama烦?” “烦,mama。”聪聪在她怀里抬头看着她道。 方圆伤心的想把他扔下去了。 “你觉得mama烦,mama也觉得你烦。”方圆赌气道。 陈聪聪这时主动伸出小手摸了摸mama的脸,方圆的心又暖和过来了,她把儿子放在炕上,找出纸和笔,对聪聪道:“我们给爸爸写信吧,你想爸爸的话,就催他一下。” 聪聪看了mama一眼,然后低头对着信纸——大大的吹了一口气。 方圆愣住了,继而哈哈大笑起来,笑的东倒西歪,她叭唧一下亲了儿子脸蛋一口,对聪聪道:“傻小子,你可真可爱。” 新年一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