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节 (第3/4页)
由自主的被他吸引,茫茫人海中他就似一束光,让我一眼就找到了他,这难道不是爱慕之情吗?”
王文珺的一番肺腑之言让宋琦彻底歇了劝阻的欲望,可她对好友的情路并不看好,别说苏锦楼现在对文珺没有爱慕之心,即使当真是两情相悦,伯父伯母首先就不会同意。
别看目前伯父伯母都对苏锦楼十分重视,那是因为苏锦楼当初搭救文珺,又有师生情谊,这才对其一直爱护有加,一旦苏锦楼与文珺之间超过了普通朋友的界限,那时候的态度就不是如今这样和善了,弟子和女婿的身份不一样,对待两者的态度自然也不一样。
王文珺是晋亭先生的女儿,晋亭先生不仅是文人之首,他的背后站着的是汴京赫赫有名的王家,虽说晋亭先生不知因为何事而离开了王家,从汴京搬到了临平,但晋亭先生并未与王家斩断关系,文珺仍旧是世家之女。
那苏锦楼是什么人宋琦也有所耳闻,据说出身农家,以次等附生之名进的府学,不说才情是否能入伯父伯母的眼,只这家世就门不当户不对。
这并不是说嫌贫爱富势利眼,而是自家养了十多年的闺女,从小让丫鬟婆子伺候着,结果嫁到夫家反而要cao持家务,天天洗衣做饭打草喂猪,搁谁身上不心疼啊?
即便带了成群的奴仆一起进了苏家的门,难道就不会引起苏家人的反感?你一个做媳妇的,早起洗漱穿衣吃饭都有丫鬟伺候,久而久之婆婆会怎么想,妯娌是否会心生不满?
你可以花钱多买些丫鬟,也让婆婆和妯娌有人伺候,可人心都是贪婪的,有一就想二,有二就想三,人世间最经不住考验的就是人心。
就算苏家人忠厚仁义上下和睦,可外人见苏家的家仆都是儿媳带过来的,时间一长,难免会觉得苏家人吃儿媳的,用儿媳的,说苏锦楼是个吃软饭的,这样的流言肯定会影响夫妻的感情生活,最后里外难做的都是文珺。
更何况,据文珺所说,苏锦楼有原配夫人,还留下一个儿子,一般来说,世家之女不为妾,世家之女不当续弦,除非所嫁之人地位高到足以值得打破这个约定成俗的规矩,比方说皇族或者世家,显然,苏锦楼不够格。
而这一切还都是假设苏锦楼对文珺也动了情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若是苏锦楼对文珺始终保持距离,只将文珺当做普通朋友,以上问题都不用考虑,人家不想娶,你总不能强迫人家下聘娶妻吧。
宋琦轻叹一声,“文珺,我还是劝你一句,你和苏锦楼之间门不当户不对,地位悬殊,而且你又是单相思,八字连一撇都没有,你的这条路太过坎坷。”
“我知道,”王文珺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她明知希望渺茫却仍旧义无返顾,“可我还是想试一试,至少,试过以后我才不会后悔。”
宋琦露出心疼的目光,“即便被伤的体无完肤?”
王文珺毫不犹豫的点头,眼神坚定毫不动摇,“即便被伤的体无完肤,我亦不会后悔。”
第92章 胸无大志
同仁堂是临平府数一数二的医馆, 大夫医术精湛,药材价格公道,其名声在外, 有口皆碑。
陶真见苏锦楼负伤, 首先想到的医馆就是同仁堂, 苏锦楼后背的伤口不断渗血,不一会儿就浸湿了衣衫,陶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苏锦楼这个受伤的当事人倒不像陶真这般着急, “贤弟莫慌,后背伤口看起来严重,实际上并未伤及内里,我平日里多有锻炼,身体比之普通读书人都要强壮, 你不用太过担心。”
陶真急的连声催促赶车的马夫, 见苏锦楼额头直冒冷汗还分心安慰自己,心里更加愧疚了。
“苏兄你就别安慰我了, 那鞭子抽在血rou上一下子就皮开rou绽,焉能不碍事?你是活生生的人,又不是木头精铁所铸, 少公子拿着鞭子说抽就抽, 当真是跋扈至极……”
苏锦楼见陶真气得公然发表对周弘文怨怼的言论,连忙拽了拽陶真的衣衫, 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贤弟还是注意些言辞,我们刚刚逃过一劫, 此时实在不宜多生事端。”
苏锦楼本身并不怕事,但他不愿再让陶真深陷囹圄,那周弘文只因陶真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