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节 (第3/3页)
如今婆家又败了,她实在过得苦,我听说了此事打算把她接回京里来。” “原来如此。”贺兰永站了起来,在屋里转了一圈,“是要接到镇南侯府?” “她姨娘本是府里的歌伎出身,去得又早,她又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回镇南侯府还不如在婆家呢,她在信里说这些年吃斋念佛颇有心得,想在京城找一处尼庵清清静静的过一辈子。” “她要出家?这怎么成呢?”贺兰永露出了焦急之色。 “是啊,她还比我小一岁呢,这么年轻出家可怜了,我想着先让她在家里住些时日,慢慢的开解她,再替她寻访一户好人家嫁了。” “嗯,也对。”贺兰永轻咳了一声,“不知三妹来了要住在哪里?”听他那口气,好像回来的不是小姨子,而是他的亲meimei一般——不,比亲meimei还亲。 “东边的梅苑空着,我打算让人收拾出来让她住那里,只是那边离母亲清修的地方近,怕打扰了母亲。”太夫人梁氏自太侯爷去世之后,一直在永康院里面闭门念佛,轻易不肯出门,那里和梅苑只有一墙之隔。 “不妨事,你方才说三妹信佛,她正巧可以陪伴母亲。” “那我就派人去收拾了。” “可以,可以。”贺兰永想到三妹心里面忍不住激动。 “只是……”夏小雨露出为难之色。 “什么事?” “无论是收拾院落,还是安排人手、衣食都得通过窦姨娘允准,终究隔了一层。更不用说三妹来了之后一草一纸都要伸手向姨娘讨要,未免……” “嗯,这个不美,这个不美……”贺兰永皱起了眉,“原先是你身子不好不能理家,如今你身子大好了,也该出来理家了,就让窦姨娘协理罢。” “是。”夏小雨心中暗笑,让三妹来,表面看来是饮鸠止渴,却未必不是一招妙棋。至于别的……呵呵,见招拆招吧。 作者有话要说: 老规矩,有效评论满百加更 第69章 侯爷的倒霉原配(三)评论满百加更 … 今年的冬天有些奇怪, 虽已临近农历11月, 却不怎么寒冷,雪下得也少,尤其是邻近京城的地方更是几无雪影。 一队挂着汝阳侯府旗帜的车马缓缓驶入京城,一双纤纤素手轻轻掀起车窗帘, 看着马车慢慢驶过城门,回来了,京城,她终于回来了。 夏婉儿眼含热泪的看着城门上的石砖, 那怕只是一排排普通的青砖, 仍让她热泪盈眶。 当初嫡出的二姐成婚嫁人, 未及一个月自己便被匆匆嫁出了京, 嫁给了原吏部尚书杜大人嫡出的次子,待拜完堂成完亲她才发现, 夫君竟已经卧床不起多日, 与她拜堂的是一只大公鸡!自己嫁到杜家, 竟是冲喜的! 未及三月,夫君便去了,自己未曾与夫君圆房就成了寡妇,婆婆嫌她“克夫”对她极为不喜, 把她赶到偏远的庄子上替丈夫守灵。 又过了不到一年, 公公也去世了,婆家再无一人维护她,她身在别庄只能依靠自己的嫁妆渡日, 好歹能维持下去。 出孝之后,杜家两位有功名在身的儿子补了缺,重回了官场,婆家顾及着当官儿子的面子,把她从别庄接了回来。 她深居简出,终日吃斋念佛,过了几年的安稳日子。 谁料想就在今年夏天,起复后外放为知府的杜家大爷犯了事,被锁拿进京,杜家掏空了家产活动,只是由斩刑变成了流放千里。 杜家败了,她所剩不多的嫁妆被婆家惦记上了,她在婆家不敢吃不敢喝,生怕被害死夺了嫁妆,所幸镇南侯府仍在,姐妹亲人仍在,宫里如日中天的贵妃娘娘还是二姐夫的表妹,杜家终究有所顾及。 借着往京里写信替杜家活动的由头,她写了几封信进京求助,却如石沉大海一般。 就在她越来越绝望的时候,二姐终于来信了,要接她回京…… 杜家人不敢得罪汝阳侯府,更不敢得罪汝阳侯府背后的贵妃娘娘,只得同意让她回京。 夏婉儿如同出笼之鸟一般,重获了新生…… 她双目含泪双手合什感谢上苍,给了她进京的机会。 与她同乘的除了她身边仅剩的两个丫鬟之外,还有从小陪伴她到大的乳母王奶娘,王奶娘见她这般叹了口气,“三姑娘,奴婢有件事在心里埋了多年,过去我们在直隶乡下苦熬,让姑娘知道了也不过是多添烦恼,现下我们回来了,奴婢……” “王奶娘,我亲生母亲去得早,您如同我亲生母亲一般,有什么事您只管对我说吧。”夏婉儿心里一翻腾,她不明白自己自穿越过来,一直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先前嫡母也曾说过二姐成亲后要给自己找个好婆家,不知为何忽然匆忙把自己嫁入杜家冲喜。 要说因杜家有权势,可本朝勋贵与文官本就互不相干,更不用说杜老尚书早已经告老还乡,在朝中并无权柄,杜家诸子也都平平,就算不出事,杜家也没有几年风光。 夏家大可不必牺牲一个女儿来讨好杜家。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理由——自己得罪了嫡母,嫡母有意不让自己好过。 “姑娘可知当初二姑爷相中的是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