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节 (第1/2页)
“诺!”兰奶母跑的飞快! “还有你!”李季阳扭头看向小萝莉纯雅。 “少爷,等他们回来了,有人陪着少爷,纯雅再去剃头洗澡换衣服!”纯雅回答的特别流利。 没有人在院子里,就少爷跟小少爷,她可不放心。 李季阳没想到小萝莉竟然如此负责任,立刻觉得还是纯雅小萝莉好,身娇,话软,易推倒! 第56章 锅盔是墩饼 上头一句话,底下忙翻天。 又要炖rou又要烧洗澡水,还要剃头发,幸好李家庄这里有个剃头匠,原本只是买来的种田奴隶,结果因为这一手,被管事的记住了,以后专门给家里人剃头,也不用下田了。 一把小刀片子耍的威风,大家都剃了头,才洗澡,然后换上新衣服,可能是李季阳这位少爷表现的爱干净,大家也都收拾了一番,讲究卫生从自我做起。 折腾到了中午,李季阳又饿了! 但是这个cao蛋的朝代就吃两顿饭! 李季阳这个郁闷啊! 就别提了! 更何况,这个时代木有点心! 就等于无法在饿的时候填饱肚子! 李季阳就想弄点点心出来,起码,饿的时候能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且昨日他看到的人们,不说骨瘦如柴,可绝对没他吃的好! 他自己尚且吃的那么糟糕,下面的人就更别提了! 所以这点心必须要早点弄出来! 可是弄什么点心合适呢? 他来了这么久,就吃了小米和白面,那白面还不是太白的那种! 小米倒是味道不错,要不,用小米做点心? 小米碗糕? 但是里头要求鸡蛋跟白糖,鸡蛋他倒是可以弄到,可现在他哪儿弄白糖去? 别说白糖了,现在这个时候最多吃的是蜂蜜,还是野生的! 他都不敢吃! 因为怕吃出毛病来! 谁知道野生蜂蜜里头有啥啊? 万一吃坏了,这地方,缺医少药的,他可怎么办? 这个不行就换一个吧! 李季阳仰壳儿躺在那里,想着做个什么点心,想着想着,他就想起了老陕人民的智慧结晶:锅盔! 据说这东西还是秦朝时期的行军粮呢! 虽然坚硬无比,但是只要让厨房烧上一大锅rou汤,中午的时候,大家可以领半个锅盔,rou汤随便喝,不就行了? 这个办法不错! 李家庄里头还有两个大粮仓的小麦,足够磨成面粉做锅盔吃了! 锅盔是后来的叫法,现在应该是叫文王锅盔! 陕西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在陕西西府一带,至今还有一个锅盔品种叫“文王锅盔”。 锅盔到了秦代更是被发扬光大、普及推广。秦人制作的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 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五十到六十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十五厘米左右。 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防弹背心)的作用。 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 “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 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秦军能力克群雄统一六国,除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原因外,“锅盔”作为战士的主要干粮,也有着突出贡献。锅盔的保质期比较长,适合长时间存放和携带,这和锅盔的用料及制作方法密不可分。 锅盔的制作方式非常讲究,要用上好的小麦面粉,用水搅拌,和成面团,待发酵后用擀面杖擀成大圆饼,置于平底大铁鏊中,用文火慢慢烙之,炕干水分、皮微焦黄而瓤干香醇。锅盔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放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起霉变质,适合长距离作战食用,完全可以和今天军队所使用的压缩干粮媲美。 其他各个国家的军队在这一点上,已先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