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节 (第1/2页)
于曦点点头, 随后却是一副低头温顺的模样,少了之前相处时的自然,而多了几分生疏。 李文轩微微挑眉, 随后便见于曦恭敬地说道:“殿下, 臣女有要事禀告殿下。” 李文轩略一思忖,便让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退下了, 连刘公公都退了下去, 还顺手把门关好。 偌大的文华殿除李文轩和于曦外再无第三人。 周围一片安静。 正待李文轩要开口询问的时候, 于曦却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李文轩心下讶异, 然表面却仍然淡漠没有表情,只问:“因何跪着?” 于曦从身后拿出挂卷,恭敬地递到了李文轩面前,说道: “殿下,之前那幅画臣女无法确定真假,因昨日臣女在兄长书房中又发现了一幅与季玄舒一模一样的画作。” 李文轩丹凤眸淡然地看了她一眼,随后沉稳地接过了画作,打开。 确然是和上一幅一模一样。 李文轩沉吟了一会,便说:“此事不怪你,起来吧。” 而于曦却迟迟没有站起来。 李文轩微微挑眉,随后问道:“还有何事?” 而于曦则是沉默良久,随后重重地朝李文轩磕了几个头,在李文轩讶异的神色中,她低着头,平静地说道: “东宫殿下,臣女想来已经知道这幅画藏着什么秘密了。” 李文轩神色淡漠,微微压下了想要把她扶起来的心思,转而沉稳道:“说来听听。” 于曦顿了一顿,随后恭顺说道:“里面,应是藏了臣女的身世之谜。” 文华殿的空气忽然有些凝结。 一种不太好的预感从李文轩心底升起,而后被压下,他脸上仍然淡漠,却是问道:“你能有何身世之谜?” 于曦抬头,清澈的眼眸平静地看了一眼李文轩,随后回答道: “十四年前,我父亲随皇帝陛下攻打盛京,攻入行宫内,被宫里负隅顽抗的死士所伤,命在旦夕。宫中顾妃将其救下,将我父亲安置在暗室之中等待救援。” 李文轩没有说话,脸色淡然如昔,看着于曦的眼神很平静。 而于曦则是继续说道:“顾妃救人并非没有目的,她早已知道大梁大厦将倾,王朝更替不可避免。待我父亲醒来后,便只求他救救她尚在襁褓之中尚未满月的女儿。” 文华殿的气氛开始有些变冷,门被细细关着,殿外的阳光有些透不进来,殿内的光线显得有些昏暗。 于曦看不清李文轩的表情。 她只继续冷静地说道:“我父亲答应了下来,顾妃为表感激,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季玄舒之画赠与了他。随后,援兵到达,顾妃自裁,我父亲救下了抱着幼婴的奶娘,将其偷偷送出城外,命人妥善照顾。” “行宫一战足足打了七日,里面皇族死士被尽数消灭,凯旋后我父亲便接回幼婴,对外称为自己外室所生。” “十四年来,无人生疑。” 说完,她平静地对视着李文轩。 李文轩逆着光,表情看不真切。 于曦笑了笑,说:“东宫殿下想必也听闻过顾妃的传言,传说她容颜宛若褒姒再世,乃大梁第一美人,无人可比。梁帝独宠顾妃,为其遣散后宫,致使外戚为祸朝纲,最终落得王朝覆灭的下场。” 大梁第一美人生下的女儿,成为了如今的大明第一美人。 而这个人,却也和未来君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华殿的光线太过昏暗了,昏暗到无论如何都看不清李文轩的表情,只感觉中秋之后,空气愈发得寒冷。 一室寂静。 良久,李文轩才用平波无澜的声调问了句:“你有何证据。” 于曦平静地看着李文轩,说:“那幅画或许就是证据。” 李文轩忽地勾了勾嘴角,问:“你如何得知?” 于曦答道:“昨日臣女曾偷听我父亲与兄长的对话,大惊之下今日便来向殿下坦白。但是我父亲并不知道画作有何不妥,只道是顾妃为表感恩而赠。然东宫殿下既能叫臣女偷了这幅画,想必便是知道里面有哪些蛛丝马迹。” “且唯独此画多了一份赝品放置在于府之中,府中想必早已有人猜出画中有所机密。” “殿下,您再查查吧。” 李文轩冷冽的眼神就这样看着于曦,而于曦已然是一副豁出去的模样,半晌,他只淡漠地问: “为何告知本宫?如若是真的,你是死罪。” 前朝余孽,没有活着的理由。 于曦听到这句话,却是笑了笑,随后星眸看向李文轩,没有用敬语,说道:“殿下,我既已是你的心腹,便不会背叛于你。从最初到现在,我只有一个要求,保我家族平安。” “殿下,臣女自幼便已察觉出自己身份的些许不同,因而今日跪在你面前,便是做了准备。臣女愿以一死,保我父亲不受牵连,保于家百口人永世平安。” 于曦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清晰,没有带着犹豫,就像是很久以前他第一次去找于曦的时候,于曦跟他提要求一样,没有后悔,也没有后路可言。 李文轩忽然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