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2节 (第1/4页)
虚伪! 三皇子不理会他,咬牙切齿地低着头,心道,谁知道你气成什么样了,兴许比我气得更狠罢。 三皇子乏味地握起笔,在他抬头的一瞬间,忽然瞧见二皇子侧过头,在他的眼睛里,三皇子看见了赤果果的杀意。 秦元君是嫡出四皇子秦远君一事,其冲击力非同一般,不仅仅闹得整个皇宫乌烟瘴气,就连京都的各大世家,也是鸡飞狗跳好一阵。 首当其冲的便是元贞皇后娘家季家,季大老爷得知此事,整个人被打懵了过去,要说拉拢秦元君当外甥罢,偏生人家的母亲死了,两家见面十分尴尬,若要完全扔下秦元君不理,人家身上又有季家的血脉。 季大老爷琢磨了许久,决定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暂且让季云卿去和秦元君联系感情,维持原来的模样。反正二人是同窗,这回还添了个表兄弟的关系,大概意思意思,便足够了罢。 对比季家添了个新皇子外甥,温家的变化则更为巨大。 突然升为礼部尚书的温大老爷,在这巨大的喜事冲击下,整个人都快乐极生悲了,他闷闷地对着温大太太道:“陛下认下四皇子之后,马不停蹄给我加官进爵,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温大太太苦着一张脸,唉声叹气地劝道:“老爷,您在朝中为官多年,成绩斐然,所行之事卓有成效,又与人为善,人人交口称赞,陛下升了您的官位,实属正常之事。” 自温良辰入宫之后,大老爷最近总是疑神疑鬼,成日提心吊胆,闹得她也成日不得安生。 “不,太太想得未免太简单,陛下早不升我官位,晚不升我官位,为何偏挑在此时?难道陛下是想……让我为四皇子属臣不成?不妥不妥,四皇子生母已死,背后无任何势力,我温家百年基业,万一他夺嫡失败,我温家便死无葬身之地,如何能将全家押在他手上……”温大老爷眼珠子乱转,完全摸不准皇帝的意思,急得他简直想挠墙。 升官升得似他这般悲喜交加,痛苦万分,绝对是全天下头一遭。 正在温大老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时,传圣旨天使莅临温家,看着温驸马颤着双手,接过那道宣德帝择温良辰为四皇子妃的圣旨,温大老爷顿时眼前一黑,恨不得自己立即昏死过去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这滋味,太酸爽!⊙▽⊙ ☆、第103章 比金坚 宣德帝认下四皇子之后,马不停蹄,又为四皇子择了一位皇妃。若要说正妃是其他世家女子还好,偏生这位正妃不是别人,居然是全京都身世背景最佳、名声最好的温良辰,于是,整个京都都沸腾了。 其实,不仅是四皇子有幸得到佳人,四皇子的两位哥哥二皇子和三皇子,宣德帝一个也不曾落下,怪只怪这两位皇子经历没有四皇子传奇,正妃的身份没有温良辰地位高,两位皇子的赐婚圣旨比四皇子还要早几个时辰出,只不过无人关注罢了。 二皇子妃人选定的是曹国公府嫡女曹其妙,三皇子妃是卫贵妃求来的,还是那位都察院左都御史严御史家的严大姑娘,三皇子得知此事,气得好几日未去承乾宫瞧卫贵妃。 三位皇子成婚之日已择,宣德帝加紧了速度,又陆续给三位皇子册封爵位,因为未定下继承人皇太子之故,三位皇子均住在京都,等到真正册封太子之后,再让这三位亲王回各地就藩。 自各位皇子出生之后,工部便已经开始为他们修建府宅,在大婚之日进府居住便好,原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府宅都已经准备妥当。不过,因为四皇子秦元君出生后便“夭折”了,他的府宅至今连个影子都没有,这倒是急坏了营缮清吏司的大小官员。 好在温良辰八月才及笄,成婚之日又定在年末,营缮清吏司还有小半年时间去寻址落户,虽然时间不算长,但也算为赶工建府争取到一定的时间。 最后,营缮清吏司们在东区圈出两座废弃的宗室大宅,在原来的基础上,保留花园、戏台等完好无损的建筑,按照亲王府的规制重建。 不过,有趣的是,这座隶属于原四皇子,如今睿亲王的王府,距离襄城公主府居然只有一条街的距离,这条消息一经放出,极大地安慰了身为父亲的温驸马。 三天前,温驸马接到赐婚的圣旨之后,在家闷头大哭了一场,哭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