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二 给大地投下一片绿荫 (第2/3页)
,一无权,二无钱,却有一颗爱民的心。元旦节,他放弃休息,联系洲上工程船队、大桥管理处、橘洲船厂等6家单位,请求伸出援助之手。所到之处,都被他的这种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行为所感动。大家都说,陈宗荣若不是为了大家安全、方便,节假日里他完全用不着跑腿,磨嘴皮,他可以去打牌,去跳舞,去碰杯,至少可以坐在火炉旁看看电视,品品香茗。这6家单位的领导都表示,要学习他这种辛苦自己,温暖大众的精神。有的出水泥,有的捐角铁,一批基建物资很快到位。又是一个星期天,陈宗荣借来电焊机和几百米长的电缆线,率领居委会青壮劳力在东、西桥头各挖两个坑,将原有的一米见方的水泥礅移进坑内,浇上水泥,再用角铁焊接固定,汽车再也无法通行,人们可以往来无阻。施工一直干到晚上9点,居民们有的打着灯笼火把照亮,有的送来芝麻豆子茶解渴提神,男女老幼,无不感慨地说:“陈户籍为大家想得细,想得远。俺以后在小桥上行走,再也不用担心被那些野蛮司机撞落湘江去了。” 陈宗荣阻路拦桥仅此一次,更多的是为群众铺路架桥。 橘子洲地势低洼。而洲尾则更低,洪水袭来,首先被淹,成为孤岛。连接洲尾与洲中的原汽车渡口路最低,水位稍高,便形成一条15米宽的小河,隔绝洲尾与陆路的交通。陈宗荣几乎年年在这里架设临时过渡的“爱民桥”。1992年3月,一场罕见的洪水来得特别早,特别快,一夜之间,这条15米宽的汽车渡口路又成了一条小河,洲尾的1000多名群众和学生上班上学受阻。陈宗荣清晨6点就赶到这里,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把急于上学的孩子和忙于报信的老人一个个背过河。一天下来,他背送小孩、老人100多人次,累得伸不直腰。很多青壮年见此情景,深受感动,纷纷跳进水里,与他一道背老驮幼。大水持续上涨,单靠背送已经不行了。他跑回所里,向所领导作了汇报,提出架一座便民桥,以解群众燃眉之急的建议。所党支部立即决定采纳。他又跑到船厂等单位借来跳板、架管。副所长李福兴率全所民警和联防队员赶来,洲上的群众积极助阵,警民齐心合力,将两块几百斤重的水泥礅移到水中作桥墩。接着搁上架管、跳板,经过两小时奋战,一座20米长的“爱民桥”似一道弯弯彩虹,连接了洲尾和洲中,方便群众过往。大水久涨不退。水涨一尺,陈宗荣把桥升高一尺,与洪水顽强搏斗了一星期。1996年初,陈宗荣从洲尾调到洲中。涨水季节,他的心仍牵挂着这里的百姓。白天,他驾着小船,为洲尾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挨家挨户送大米、送蔬菜,有的老人没钱买rou买鱼,他自己掏钱买了送上门,老人们还以为是政府救济的。晚上,他与居委会的干部一起,通宵达旦地值班,监视水情雨情的变化。一直坚持到洪水退落,他才离去。洲尾的居民说:“陈户籍人虽然调走了,他的心还时刻和我们在一起。”1996年10月,洲尾居委会扩建瓜子厂,需要征用几户居民在荒坡上开垦出的菜地。由于认识不一致,征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居委会的干部急得团团转,生怕动工迟了,影响了经济效益。陈宗荣此时正在市公安局警察学校学习。他得知此事,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从十几里远的学校赶到洲尾,挨家逐户的做工作,要大家牺牲家庭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他平时为人诚实、憨厚,不用讲多少大道理,老老少少都很信服。一户户让出菜地,瓜子厂扩建工程迅速开工。在扩建的20多天时间里,他白天在校学习,晚上赶来值班守候,防止建筑材料流失。有一夜,居委会购来一车门窗,恰好居委会王主任一时不在,没人签收,送货的人又把门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