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关头_第50章 一 扎根泥土,风吹不倒浪打不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章 一 扎根泥土,风吹不倒浪打不移 (第1/2页)

    橘之所以受人赞颂,首先在于它扎根南国泥土,风吹不倒,浪打不移,沐浴阳光雨露,吸收水分养料,茁壮成长。“深固难徙,更壹志兮。”陈宗荣正是如此。早在1967年,他从部队复员,先是安排在长沙市公安局西区分局工作,后经他主动要求,下派到橘子洲派出所,担负起了条件最差,生活最苦,人员最复杂,责任最繁重的洲尾管区户籍民警工作。后来又延伸到洲中、洲头。在这里,他一干就是30年,头上有了白发,眼角起了鱼尾纹,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而他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调进城的要求。近两年,领导考虑到他年过半百,体力减弱,要给他安排一项较轻松的工作,他仍然坚持不肯。他说:“我生是橘子洲的一棵橘树,死后也要化作肥料、泥土,与橘子洲永远在一起。”为什么,因为橘子洲的男女老幼需要他,他也舍不得离开橘子洲的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兄弟姐妹、侄儿侄女们。他与这里的人们水rujiao融,心灵相通,群众喜,他亦喜;群众乐,他亦乐;群众苦,他更苦;群众忧,他更忧。他不仅仅是这里的“陈户籍”,他成了耄耋老人的“孝顺儿子”,青年男女的“知心朋友”,少年儿童的“快乐伯伯”,他是橘子洲的守护神,他是橘子洲的活雷锋。

    他最初管辖的橘子洲尾,有居民600来户,1600多人,大多数是船民,青壮年长年漂泊在水上,留在洲上的多是老人、小孩,生活、就医、上学,有许多事需要关心、照料。作为户籍管区民警,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必须做到“四知”:知管区内概况、知大小街道起止号、知居委会主任和治保主任姓名住址、知管区内大小单位的名称地址。他觉得橘子洲这样的地方情况特殊,他具备了“四知”、“六熟悉”还不够。还不能及时、周到、细致、全面地为这里的群众服务。他每年都要挨家挨户摸底排队,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逐一记录在工作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哪家老伯患病,他煎药熬汤,悉心护理;哪家娭毑行动不便,他买米买煤,打扫浆洗;哪家小孩独自在家,他照料生活,辅导功课,上学送,放学接;哪家妇女探亲、出差夜半归来,他到车站等候,安全护送到家。30年来,他的小本子记了一摞又一摞,这样的小事做了一件又一件。有人说他:只做小事,不务正业。而他却说:“我正是通过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里,使群众对党和政府始终保持深厚的感情。这是户籍管区民警首要的责任、神圣的职责。”

    30年来,他先后义务照料过13位孤寡老人。

    五保户丁梅仙,无儿无女,陈宗荣自踏上橘子洲的第一天起,就担负起了对老的关心和照料,尤其是在老人离世前的1100多个日日夜夜里,由于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陈宗荣为其做饭洗衣,端屎端尿,抓药熬药,喂茶喂水,从不粗心,从无怨言。

    一天,陈宗荣下班后匆匆朝丁娭毑家赶来,老远就看见门口围了不少人,他的心一颤,以为老人已经离去。他小跑过来,逐渐看清,围观的人都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指指划划,嘴里起劲地议论。他分开人群往里面走,一股臭气迎面扑来。丁娭毑躺在床上,呻吟不止,垫单、盖被、床沿,到处沾满了屎尿。陈宗荣没有皱一下眉头,扶起丁娭毑,给她洗净身子,换上洁净衣服,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围观的人被感动了,都上前帮忙。丁娭毑拉着陈宗荣的手说:“崽呀!我不行了。让我走吧,你也省得吃这号瞎亏。”陈宗荣亲切地说:“娭毑!我不能让你走,我要送你去医院,治好你的病,让你多过几年好日子。”说着,他背起丁娭毑就往外走。这时,几个小朋友惊讶地喊道:“你们看!丁娭毑的屎尿流到陈叔叔身上了。”这喊声陈宗荣当然听到了。但他没当一回事,背着老人一口气跑到了医院。看病,取药,输液,之后,他又把老人背回家,给老人煎药、熬汤,一直守护在床前。在丁娭毑生命历程的最后1100多个日日夜夜里,陈宗荣每日每夜都是如此。没有坚强毅力的人,没有高尚品德的人,能这样自始至终,尽善尽美吗?他能这样做到,是因为雷锋精神在他心里扎了根。无论社会潮流千变万化,无论人们观念早晚更新,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熊贵林老两口,一个八十有六,一个七十过九,无儿无女无亲友,住洲中居委会202号。不属于他管辖的范围,但他30年来始终如一照顾他们,从不间断。陈宗荣初到橘子洲时,两位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做饭洗衣、求医看病,基本能自理,陈宗荣帮助干些买米买煤的体力活,逢年过节,送鱼送rou,陪着赏月,吃团圆饭,观看春节文艺晚会。春去冬来,日月旋转,两位老人由花甲之年,到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渐渐地智力减退,体力减弱,生活已不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