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节 (第3/4页)
头有王永成的“尚方剑”,很快就安排好了一切,她和阿雾借用的是王永成游湖的那艘画舫,豪华精致,船头的灯笼上写着一个“王”字,在淮安这片水上完全可以横着走。 胭脂湖因为落日余晖将湖水晕成了胭脂而得名,景致也说不上特别。阿雾惧水之疾日前已经好了许多,望着满湖金鳞,至少在人前已经可以装得若无其事,不叫人看出弱点来了。 淮安的小曲因受漕运的影响,俚俗之词颇多,这样那些漕工才听得懂,可听在阿雾的耳朵里,就难免粗俗了些,抬手遣退了那两个小姑娘。 夜幕降临,湖面上画舫来往如织,宴客人家的灯笼是别致的美人灯,也写着名号,阿雾的耳朵尖,听见一老一少的声音传来,少见的清雅入韵,她从窗户往外看了看,只见对面那艘画舫的美人灯笼上写着一个“董”字。 “夫人好眼力,那董眉儿号称董如眉第二,是这片湖上的花魁人物,每日里应酬不暇,她的曲子唱得极好,一手琵琶更是出神入化,不如我们叫她过来唱一曲?”应芳芳笑道,今日顶着王永成的皮,正好会一会老王的新欢。 阿雾点了点头,她只觉得新奇,居然妇人也能叫牌子。 应芳芳吩咐了一声,艄公便将船靠近了董家画舫,一个小厮见船靠近,灵敏地跳了过去,不多久就又回了船上,而董家画舫里就有了动静,两条船的艄公已经开始搭桥, 再然后,阿雾便见着对面船上,一个身姿袅娜的女子由着侍女扶了出来,提着裙脚,缓缓地行了过来,后面跟着一老一少,还有一个侍女手里抱着琵琶。 董眉儿撩了帘子进来,看到应芳芳时,眉毛一抬,有些许吃惊,再抬眼便看到了阿雾,而四周却不见王永成。 ☆、vip238 董眉儿定了定神,冲阿雾和应芳芳一福,“不知二位夫人想点什么曲目?” “便捡咱们老爷平日里最爱听的小曲儿来一支吧。”应芳芳代阿雾这位客人回答。 董眉儿颔首,撩了裙摆坐下,接过侍儿手里的琵琶,试了试音,慢起檀口道:“娇滴滴玉人儿,我十分在意,恨不得一碗水吞你在肚里。日日想,日日捱,终须不济。大着胆,上前亲个嘴儿,他也不推辞,早知你不推辞,何待今日方如此。” 应芳芳的脸越听越白,阿雾多少也瞧出了眉目,想来王永成也是这位董眉儿的入幕之宾,应芳芳这拈酸吃醋地借着自己却来会她的情敌。而她的这位情敌也可爱,摆明了是要气死应芳芳的节奏,将她和王永成的调、情之词都唱了出来。 一曲刚落,就有那董家船上的侍儿过来请董眉儿回去。 应芳芳眉头一挑,“怎么,董小姐连我们老爷的面子也不给了?你可知座上的这位客人是谁?”应芳芳冷哼两声,也不再出声挽留董眉儿。 那董眉儿却是十分会看眉高眼低的,以应芳芳的地位哪里用得动这艘船,再看船上这位女客,衣衫、首饰虽然简单,可那布料上暗暗流着光华,绝非等闲人用得起,可是先才应芳芳越过她点曲子,想来也不是多尊贵的人。 不过董眉儿终究没有挪动,只回头对那侍儿吩咐了几句,又请阿雾点曲目。 曲未开口,阿雾只觉船身重重一荡,如果不是她身边的冰霜扶着,阿雾只怕得丢人了,再看应芳芳,已经跌坐在了地上,她浓丽的眉眼一瞪,显出嫉刻来,“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动我王家的船?” 回答应芳芳的是杂乱的脚步声,少时,便见一行华衣丽人走了进来,香风扑鼻,端的是上好香料。 “是我,你说我动得动不得?”说话人,一口清脆如鹂的声音,顺着声音看去,人长得也十分整齐,是个瞧年纪不过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站在小姑娘身后的是两个微胖妇人,看穿着打扮,端庄而不失雅致,该是某家官眷。 “贱人,谁给你这样大的胆子,敢动我爹的船?”那小姑娘瞪着应氏道。 “卉娘。”王卉娘身后的妇人皱着眉头阻止自己女儿继续说这样没教养的话,她正是黄氏,和她一同上船的是淮安知府的夫人赵氏。 王卉娘这才放过应芳芳,转头望向阿雾,顿了顿,眼睛骨溜溜地在阿雾身上转了转,极其的无礼。阿雾秉着大人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