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洛阳大火 (第3/3页)
天下知道了你该怎么办?” “父亲,那李儒不过是行事的人罢了,罪魁祸首是董卓,要没有董卓的命令,谁会去做这遗臭万年的事” “唉,你,哪有这么多歪道理,别人可不会你这么想” “想不想也不重要了,反正李儒的事,我会安排好,真知道他存在的,至少时机未到之前不会有几个人。倒是这个…”孙策放眼望去”这残垣断壁的,父亲打算怎么处理?” “能救多少是多少吧,两百年帝都,朝夕之间便化为乌有,为了阻挡我等,董卓实在是有魄力” “他本来就已经一身sao,也不怕再背负这点骂名,那孩儿这便再多去组织点人手” “安排好人之后,你去十里外侯着联军吧” “我?” “怎么,害怕?” “怎么会是害怕,父亲这是打算让孩儿露脸,就是挺意外,挺突然的” “臭小子,好好收拾一下”没有再和孙策纠缠李儒的事,他其实并不清楚李儒的能耐,更不知道孙策看上了他哪点,或许这就是所谓父亲对孩子的纵容了。 历史上的李儒并不是从最开始就跟着董卓,所以这里孙坚对他才不了解,否则平定西北时,两人就应该有所交集。 而原本李儒是刘辩的郎中令,在董卓进京后,大势所趋之下选择了投诚,要真说李儒毒死了刘辩,孙策都觉着太勉强。 毒杀刘辩的经过,李儒已经说了,当时董卓让他拿毒酒给刘辩喝,刘辩不肯,最后在董卓的强势逼迫下,才无奈和唐姬做了同命鸳鸯。 只不过李儒本为刘辩属官,要让上司还是上任皇帝,铁打的王爷喝毒酒,确实容易招人口舌。 最后就是罗大作家,如果演绎中写董卓毒死弘农王,绝对没有李儒毒死弘农王更让人义愤填膺,小说嘛,都讲究的是让人能引起共鸣的看点。 …更衣换甲,孙策一人在前,祖茂、韩当其次,领着五百骑,快马向东而驰。 袁绍着人前来通知,言之大军已过偃师,先锋片刻即至。 没想到袁绍这么急着来洛阳,孙策根本就没来得及组织人手去救火,便领着孙坚的骑兵前去迎接。 行至半路遇着刘岱、王匡,两人向孙策打听洛阳火势,得知仍在肆掠,急忙告辞兴兵救援。 又行过一刻,碰着东郡太守乔瑁,闻听刘岱、王匡二人已经赶去洛阳,话都不留,策马便走。 这便是诸侯嘴脸,真有这么担心洛阳之火?恐怕不尽然。 行过一小山丘,便见前方尘土飞扬,看这阵势当是中军到了,眯眼一看果不其然,当先的几面旗帜赫然印着袁、曹二字。 “公路贤弟,这迎接我们的人是?”虽然打着孙字旗号,但并不是帅旗的模样,所以曹cao很是疑惑,不过他也不认为是敌军。 “当是孙策,孙坚的长子” “哦,原来如此” “听说那家伙弄了个什么策符,去岁荆州,家家户户门口都贴的策符,以替桃符,还搞了个策词,听着挺顺耳的” “哦?居然还有人能得二弟夸赞,实乃鲜见,所作何词?” 袁术晃了晃脑袋试着回忆说“傲骨高风亮节,冬梅翠竹青松” “好词!工整!”这是曹cao的赞扬 “嗯,还不错,用来替做桃符,也算别具一格,果然是小儿之作” 这就是吃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孙坚名义上是归袁术节制,所以孙策出彩,自然而然袁术无论里子面子都有了,袁绍庶出却是长子,两人明着暗着都会有些比较。 “本初可有佳作能比此子?” “某当朝大将军,如何去欺一小儿?” 类似这种对话,打小曹cao便没少听,说耳熟能详不为过,而每次他也都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孙策已经过来了,我们稍安勿躁,听他说说洛阳和董卓军的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