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 列门地峡 (第2/2页)
的态度无可无不可,他更关心一点。 “他们可靠吗?” “不敢说绝对,但,因为大夏,他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百倍,这是客观事实。我想,除非遇到生死危机,或者有人能开出更大的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筹码,否则,他们都是可靠的。”胡之阔没有大包大揽,直接分析了一波,“另外,我们又不是他们送死,跟我们混,他们的命能够卖得最大的价值,而想要获得比与我们合作还多的好处,老实说,一般人还真给不起或者不愿意给。” 这帮人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人,没有足够的价值能打动别人从而产生挖墙脚的心思。 周敦吉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那就见上一面吧……就安排在三天后。” 胡之阔“好的,我下去后就派人将消息通知到。” “那你觉得,他们中,谁最合适到北边去,为‘列门边墙工程’打掩护?”周敦吉问道。 所谓的打掩护,就是让若干个与夏国友好、与皿滋汗庭不睦的部落,到列门地峡与木刻草原接壤地区放牧,充当看门人、迷魂阵等角色。 试问一般鞑靼人来到列门地峡附近,然后放眼望去,隔三差五就能碰到游牧着的“同胞”,这种身处“自己人”中的安心感,会使人有一种一切都处于控制之下的错觉,很容易打消人的戒心,基本上不会有人怀疑敌对分子会胆子大到就在隔壁列门地峡搞活动。 当然,这只是以防万一,这些部落更多的还是起到一个监视来往传令兵的作用。 听到周敦吉的问话,胡之阔想了想,说出来一个让人意外的名字“屈突完!” “屈突完?”周敦吉惊讶的与他人对视一眼,忍不住道“我还以为你会说察干呢!” 察干作为第一个与夏人接触并合作的木刻鞑靼人,在夏国国内的知名度颇高,而且一直表现良好,怎么看都是像这种“知根知底”的老人更令人放心。 胡之阔却笑道“察干此人,心思太多,又唯利是图,贪婪而狡诈,不讲信义,人品更是不宜高估,不可托付大事……反观屈突完,性格颇为直爽,有着草原人标准的热情大方,且野心不大,更重要的是,他和皿滋汗有大仇!” “如果非要打个比喻的话,察干为狼,屈突完为犬。” “守户之犬,正是合适!” “呵呵,那三日后,我可要好好看看……看仔细了。” ………… 夏二年,八月十日。 列门地峡的考察基本完成。 派驻站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一股大战将临的压抑感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 斥候来报,鞑靼万户策万,率领三千骑兵(自带一个千人队,乐森关抽调守军五百,回草原后沿途陆续征召一千五百)已然离派驻站不足百里,可谓朝发夕至。 与此同时,夏国海外锡石岛码头,一艘外表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海船缓缓驶离,夏凡站在船首,眺望远方天际,海天一色,白鸟翱翔。 他深吸了一口气,一时胸怀激荡。 像这样的出远门,日后必将越来越少,他希望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好好领略一番外面的广阔天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