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刘满 (第1/2页)
这里是位于新港西南部十里外的海滩,此时海滩上人头躜动,热火朝天,显示着此处的不同与忙碌。 这里正是在鼎鼎大名的夙沙盐场。 这还是刘满第一次见到晒盐的现场,甚至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大海那广阔无边的境界和惊涛骇浪的气魄无不让他着迷,于是他忍不住高诵了一首魏武帝的《观沧海》,不出意外的获得了一致好评。 然后,刘满才意犹未尽的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盐场上。 只见海滩上阡陌纵横,好似被齐整规划好的农田,一块块,一片片,由一条条类似田埂的小坝,横竖交错的将其区分开来。 这就是所谓的盐田。 当然,晒盐不仅仅只是将海水蓄进盐田里,然后晒干,不可能这么简单,否则古人也不会舍近求远,非要浪费大量的柴火去煮盐了。 首先,晒盐不像煮盐,煮盐是人为动作,具备可控制性,晒盐全靠太阳赏脸,阳光充足,事半功倍,阳光稍有不足,事倍功半,而且,大自然是最不讲情面的,说翻脸就翻脸,或许前一刻艳阳高照,下一刻大雨瓢泼,分分钟让晒盐大业前功尽弃,就是这么嚣张。 但晒盐的效率是煮盐无法比拟的,且晒盐节省资源,所以,能晒还是要晒的,但为了避免各种意外,就必须想办法缩短晒盐的时间,或者说减少曝晒的时长,以其他工序代替。 比如夙沙盐场现在所用的法子,将海水和泥一起曝晒,固化,之后直接运往室内,引海水灌入,再利用可溶性的区别进行多次过滤,得到尽可能纯净的盐水,到这一步,再无论是晒还是煮皆可,晒,缩短了时间,煮,则节约资源,如此既规避了自然意外,又提纯了盐的精度。 耳中听着焦伯祚的讲解,刘满是连连点头,虽然他不是很懂,但听起来确实很厉害,而且,事实证明这个法子效果很好,不然,夏国现在源源不断往外出口的精盐是从哪儿来的? 刘满的表情落在焦伯祚的眼里,直让他心口像灌了蜜一样甜,一旁的王浩也是满意的不行。 刘满的心情好,之后他再提要求,得到肯定答复的希望也会大上许多。 中午简单的吃了顿便饭,刘满就提出了告辞,在走之前,他好生勉励了以焦伯祚为首的一干盐场主事们一番,敦促他们不要骄傲自满,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在现有好成绩的基础上,再创辉煌,更上一层楼,最后,他好似无意的感慨道“现如今大夏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人口是一月多过一月,需要管理的事更是一天多过一天,到夏三年,全国累计人口很可能超过二十万,大夏将正式拥有一国的气象,急需大量的干吏为君上分忧,为我分担……就是不知到时候是否有足够多的干才……我先走了,诸君勉之。” 刘满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却给夙沙盐场留下了一群火热的心。 干才! 焦伯祚摸着胡渣,说的不就是我吗? …… 从夙沙盐场回来,已是申中过半,今天是没办法继续了,好在只剩下一个港东堡垒,明天再花费一天时间,后天就可以动身返回,结束这一次的巡视。 晚上,镇府招待所。 刘满正在和王浩聊着新港镇的一些意见和指示。 两人聊着聊着,王浩就忍不住诉起苦来。 此时不诉,更待何时? “刘相,新港想要达到君上当初设立新港镇时的初衷,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可能不能如期让君上满意……”王浩斟酌了一下,一脸诚恳的道,“不是下官等刻意懈怠或者托词狡辩,正如刘相中午之时所说,大夏的人口在明年就有可能突破二十万,现在也已经有了八万,然而,新港镇才五千出头,又要开荒,又要建厂,又要防御海上和东边的假想敌,但我们新港一开始是奔着贸易港口城市去的,主要精力还是为建立大夏的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