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浮沉_第一章 齐国公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齐国公主 (第2/3页)

说,宋国与我陈国相隔之远,想必宋王登基后无缘来我陈国体会风土人情,特此送上四位陈国美人,望宋王鉴赏笑纳。”

    宋王说“寡人从小听闻陈国繁华,心向往之,少时随宋国商队去过一次繁京。那时路过卫国、齐国、赵国,印象最深的是卫侠客的剑,齐白玉的亭台楼阁,赵国广袤的田野和美丽的村庄,还有陈国繁京繁荣的集市。陈国出美人,寡人也听闻过四位姑娘的芳名,没想到陈王出手如此大方,竟将陈国最好的姑娘路远迢迢地送到宋国,只为让寡人一睹陈国的风采。”

    陈国使臣没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宋国新君竟然去过陈国,还听说过陈国的四大美人,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对答。别国使臣早听出了陈国使臣暗指宋国新君一辈子都打不到陈国意思,没想到宋王不仅少时就遍览各国,老宋王还已将新宋王少时顺路路过的卫国、齐国收入囊中。赵国使臣不禁捏了一把冷汗,看向陈国使臣,眼神中大有“这位新宋王也得罪不起”的意思。

    宋王刘瑛和颜悦色地看着赵国使臣与陈国使臣互使眼色,陈国使臣察觉到宋王在看着赵国使臣,尴尬地低下头。柳腰趁着宋王看向赵国人那边,大胆抬头环顾了四周。大殿上坐满了各国宾客,但都规规矩矩,缩头缩尾,一声大气不敢喘,生怕得罪了宋国,也只有实力相当又靠着有赵国屏障的陈国敢和宋国叫板。

    可怜了赵国的公主,看着才十二三岁的年纪就被当作礼物送到这里,也不知宋国什么时候会攻打赵国。

    她又看向宋国新君。他高高在上,坐着她父王曾经坐过的位置,他可曾知道,齐国和卫国的灭亡,有多少人被迫颠沛流离、背井离乡,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天人永隔?而这些,只为了扩充他身后挂着的那幅宋国版图。

    柳腰怔怔思索间,颜笑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袖,在她耳边轻声说“走吧,琴儿要弹的是诸葛公子谱的那几首曲子。”

    柳腰点点头,随着颜笑、苏琴、宋韵一起走到大殿中央,齐齐向宋王行礼。苏琴以一首《明月谣》起始,琴声柔婉透亮,犹如月光洒满大殿。宋韵伴着琴音唱道

    月出皎皎

    归途遥遥

    心有佳人

    辗转难安

    明眸璀璨

    巧笑皓然

    月影幽幽

    思念潺潺

    隔千里兮

    遥望云端

    我心顾盼

    寝食难安

    恍恍昨日

    如梦似幻

    恍恍昨日

    如梦似幻

    柳腰与颜笑一双舞姬,踏着琴曲歌声,舞姿妖娆。这首曲子她们跳过太多遍,每一个姿势早已烂熟于心,跳起来轻盈熟练,宛如月影。此时的她,翩翩起舞,不为取悦任何人,而是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喜悦。归来故国、心愿了然的喜悦。

    她记得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陈国繁京的旧城楼上。

    繁京扩城后,旧城楼的守卫移到了新城楼上,旧城楼不知从何日起成了赏月抚琴、饮酒作赋的风雅之地。

    那一夜,秋高气爽,月色皎洁,许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在旧城楼上会友。柳腰应了陈国国相家大公子的邀请,说是从楚国来了一位才子朋友,精通琴艺乐理,琴声月色下若能有佳人相伴,更显陈国风雅。柳腰在繁京是著名的舞姬,平常人的邀约她是不去的,但陈国国相的大公子为人正直可信又才华横溢,与她是君子之交,从未对她有非分之请,她便应了邀约,去见识一下从未见过的楚国人。

    那位楚国人腰间挂着一把长剑,穿着楚国宽袍大袖的衣衫,笑意盈盈地说“在下诸葛遁迹,久闻陈国繁京遍地佳人,来此数日却疑惑不解,以为国相公子在信中吹嘘过甚,今日得见柳姑娘,才知道原来陈国美人,名不虚传。”

    柳腰听过许多男子赞美她,但大多是目光猥琐、眉眼闪烁,可是这位楚国人,神情自然、落落大方,就像在赞美一处山水,没有丝毫占有之欲。柳腰展颜一笑,说“小女从未见过楚国人,但听闻楚国山水绮丽,人杰地灵,今日得见诸葛公子,果然风姿卓然。”

    三人言谈甚欢,陈国国相的公子给楚国的诸葛遁迹讲述陈国的十城九郡,楚国的诸葛遁迹给陈国国相的公子描绘他一路行经宋国、赵国时的趣闻。柳腰给他们斟酒,也说了些她儿时去过旧卫国和赵国的见闻,但对于她的家乡齐国,却只字未提。三人喝得微醺之时,听到一旁的琴声十分动听,便走过去欣赏,那弹琴的女子便是今日在宋国大殿上弹琴的苏琴。

    一曲弹罢,诸葛遁迹鼓掌说“好琴艺!姑娘若不嫌弃,在下想借姑娘的琴,即兴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