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节 (第3/3页)
,只有那个领头的问:“你这么说也有些道理,但如果她说的是事实,你这不就是放过了一个会腐蚀国家的蛀虫?” 沈寒露赞同的说道:“对,我就是像您说的这么想的,我如果举报了,举报错了,冤枉了好人。可我不举报,万一放过了坏人,这也不行啊。于是我就去水泥厂询问那里的员工,问他们副厂长是否娶了一个年轻的老婆,好几个人都说没有或者不知道,他们副厂长一直是独身,他的妻子在几年前就过世了。” 这话还真不是沈寒露胡编的,而是刘玉娟在大队里张扬,到处宣扬说自己有一个当领导的女婿。 但在她的领导女婿那边,娶妻娶的格外低调,他们工厂里的普通职工根本就不知道他结婚了。 人群中有一个看上去只有十三四的小姑娘疑惑的问:“难道还真是这女的在胡说,她女婿根本就不是水泥厂的副厂长?” 沈寒露摇头:“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我是在市里上学,一个月才回来一次。也就是说,我一个月才能针对这件事调查一些。但是在今年五月之前,我不仅询问了水泥厂的工人,我还到了水泥厂宿舍,那里住的肯定都是水泥厂有关的人。我想直接去这位副厂长家看看,只要去了他家,如果我认识的刘万儿在他家,那不就证明刘玉娟说的是实话了么。但是很可惜,我这个计划也失败了。” 有人把这当成了破案故事来听,听的津津有味的:“为什么又失败了?” “因为他们不认识我啊,像我这样一个陌生人打听副厂长住哪里,他们也就是觉得我年纪小,不像坏人,不然早把我送警察那里了。于是,我又无功而返了。” “然后呢?” 沈寒露说:“然后就到了六月份,我一直在学校,没有回县里。到了七月我回来,但这件事我一直都在心里记着。到了七月底快八月份的时候,我觉得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只是个高中生,也没有破案的天赋,因为我无法确定这件事的真假,自然不能同警察举报。于是我就直接写信,写给了水泥厂的厂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写清楚了。如果这件事是子虚乌有的,那么请他给我回信,我会亲自去水泥厂同这位副厂长道歉。如果确有其事,请他按照法律来处理。” 那个领头的人问沈寒露:“也就是说你写信给水泥厂的厂长了?” 沈寒露说:“对,我记得很清楚,是在七月二十五号寄出去的。但是我一直没有收到回信,以为对方默认我的举报是事实,要对此事进行处理。而之后到了八月份,我就坐着火车去串联,因为想见一面,所以一直留到八月底,亲眼见到了,这才回来。” 听了沈寒露这话,人群里传来了一阵sao动,有人大声问沈寒露:“你真的见到了?” “对,这是我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事情。” 第52章 因为觉得沈寒露也和他们是同伴,对方就告诉沈寒露,刘玉娟还真没有说谎,她女婿的确是县水泥厂的副厂长。 当初沈寒露寄出去的那封信因为没有署名,只写了厂长收,送信的不知道是副厂长还是正厂长,就去厂子里询问。 而沈花写信的时候并没有隐瞒寄信的地址,赵玉祥一看是向前公社来的信,而他现在的妻子就是向前公社的人,自然是以为这信是寄给他的,就把信给收起来了。 回家一看,竟然是一封举报信,他把他妻子,也就是刘万儿骂了一通,让刘万儿警告她娘家低调一些。 这些被赵玉祥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听到了,对于自己父亲给自己找了一个和他们年龄相差无几的后妈,他们是既觉得丢人,又非常恼怒。 于是他们在一个星期前,他们举报了赵玉祥和刘万儿。 赵玉祥承认了错误,不仅如此,他还供出来刘玉娟年轻的时候和日本人还有几个汉jian相处的很好,后来还给一个国民党的军官当过情妇。 赵玉祥是一九二五年出生,刘玉娟是一九二六年出生,也就是说他们两个可以说是同龄人。 所以赵玉祥说的这些可信度非常高。 于是他们就来村里带刘玉娟和她的家人一起询问了。 最后,那个领头的又向沈寒露询问刘家刘和的情况,既然他们也是刘玉娟的继子,那也该接受调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