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金口已开 (第1/2页)
御书房内,杨坚呆呆地望着御案上一枚玉簪,这是尉迟怜儿的遗物,睹物人,他又忍不住潸然泪下,想着怜儿的柔情似水,想着妻子的狠毒绝情,他痛极低呼,“怜儿,是朕对不起你!” 这时一名宦官低声禀报:“陛下,皇后来请罪!” “请罪?”杨坚冷笑一声,“她有何罪?从来都是朕有罪,不见!” 宦官不敢退下,他怎么去对皇后禀报,又过片刻,杨坚叹息一声,“去告诉皇后,朕在考虑军国大事,无暇见她。” “是!”宦官正要下去,杨坚又叫住他,“还有,再告诉她,那件事,朕已原谅她。” 宦官下去,独孤皇后也拜谢而去,房间内很安静,杨坚呆坐良久,终于慢慢拭去泪痕,拿起一本奏折,这是一本八百里加急快奏,是突厥使长孙晟刚刚送至。 杨坚微微一惊,他立刻忘记儿女伤感,凝神阅读。 当初隋朝初建,实力不足,而突厥兵力强大,屡屡大举入侵,侵占北方要地,隋军败多胜少。 开皇二年,突厥四十万骑兵侵隋,杀入长城关内,隋军一败再败,四面告急,大隋江山岌岌可危,就在这关键之时,长孙晟劝说铁勒进攻突厥老巢,最终以围魏救赵之策逼突厥退兵,挽救了隋朝。 从此,杨坚便采用了长孙晟‘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突厥之策,联合弱小突厥部落,孤立强大的木杆可汗,并用离间之计,挑拨突厥各贵族间的矛盾,最终使突厥陷入内战之中,最终分裂为东西突厥。 突厥内乱,有力缓解了突厥对隋朝的威胁,给隋朝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经过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南北统一,民富国强,隋朝已经到强盛时期。 为了进一步分化东部突厥,前年,杨坚又将女儿安义公主嫁给突利可汗,长孙晟又劝突利可汗将本部落南迁至于都斤山旧镇,使之成为隋朝屏障,两年来,每有都蓝可汗部南侵,突利便及时告隋,使隋将事先准备,突厥军屡遭铩羽而归。 今天又不知长孙晟发来八百里加急是何意?杨坚匆匆看了一遍,奏折说突利可汗发现都蓝部在大规模制造攻城器械,极可能要攻打大同城,杨坚看完奏折,陷入沉之中。 就在这时,宦官又来禀报,“陛下,杨太仆求见。” 杨素来得正好,杨坚点点头,“宣他觐见。” 片刻,杨素匆匆走进御书房,向杨坚跪下,“臣杨素向陛下请罪!” 杨素心中十分紧张,他刚才又悄悄问过侍卫,孙子偷入西内苑狩猎,这让他又暗吃一惊,虽然这谈不上什么大罪,但元庆携弓带刀出现在圣上面前,始终不是好事,如果圣上不计较还好,可如果圣上计较这件事,他可就有点说不清了。 杨素偷偷看杨坚一眼,见他在沉之中,心中更加有些不安。 这时杨坚已经从沉中醒来,他笑了笑,“杨爱卿有何罪?快快请起!” 杨素不安地站起,杨坚又瞥他一眼,想起元庆说一个月只有五吊钱,在偏远之地,或许没有问题,可这是京城,三个人靠这五吊钱怎么活得下去。 杨坚淡淡道:“杨爱卿,朕记得这些年赏过你不少财物,光土地就赏你一百多顷,朕没有记错吧!” 汗水从杨素的后背流下,他连忙躬身道:“陛下对臣隆恩浩荡,臣铭记于心。” “嗯!那就不是朕的问题了。” 杨坚又微微一笑:“那就是贵府上规矩好像不太合理吧!” 杨素擦了额头上一把汗,“是!臣疏于管家,以致家事烦扰陛下,臣有罪。” “罪倒是没有什么罪,只是朕很喜欢元庆这孩子,勇猛、诚实、更有孝心,一个十岁的少年尚知赡养乳母弱妹,让朕真的很感动,和朕幼时很像,朕和他很投缘,杨爱卿,这孩子朕看中了,你替朕好好培养他,朕希望他将来能成为第二个杨太仆,你明白朕的意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